第04版:城事
2022年09月19日

市博物馆一年吸引观众近百万

让优质文化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玉见礼仪——良渚文明的精髓》展览开幕(市博物馆供图)。

盐城晚报讯 市博物馆新馆到底有多受欢迎?“一年,开放313天、3756个小时,近100万观众走进博物馆,青少年观众15万人次;开展各类活动300多场……”这组数字来自9月16日,该馆举办新馆开放一周年庆暨《玉见礼仪——良渚文明的精髓》展览开幕活动现场。据统计,这一年该馆媒体报道就达372篇,话题阅读量超过6000万,让优质文化产品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市博物馆是集社会服务、陈列展览、科学研究、文物保护、考古调查等为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建于1961年,已有61年历史,馆藏2万余件。去年,市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盐博立足根本,努力构建有品质的多元展览体系,以“一馆看遍盐城”的策展思路,打造四大常设展览,立足历史文化、生态文明、民俗非遗、城市发展四个维度,实现博物馆里读“城”理念。

一年来,该馆坚持展教结合,建立多维度社会教育体系,采用分众式教育、体验式学习、拓展式教育,让公众触摸历史脉搏、感知文化魅力;注重文旅融合,提供有温度的公众服务体验,立足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功能,打造城市文化客厅和文旅融合的旅游目的地;强化矩阵传播,打造有影响力的城市文化地标,发挥自身优势建设云上博物馆,云展览、云课堂、云讲座、云讲解;深耕厚植和媒体合作的广度、深度、力度,实现博物馆多元传播,保持博物馆热度和话题,让观众留在博物馆、喜爱博物馆、传播博物馆。

随着盐博影响力和“朋友圈”不断扩大,南京博物院、河南博物院、敦煌研究院等诸多一流博物馆和该馆联合举办展览等各类活动。就在9月16日当天,良渚博物院专门为盐博新馆开放一周年活动送来精彩的良渚文化文物精品展。展览撷取了良渚文化代表性器物200余件(组),种类涵盖陶、石、玉、骨、木、有机质等,以玉器为主,包括玉璧、玉琮、玉璜等多个玉器类别,造型各异、雕琢细腻。

“良渚文化是距今约5300年至4300年的一支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学文化,因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遗址而得名,是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的重要考古文化,分布范围极广,盐城也是良渚文化辐射区域,盐城陆庄遗址发现了典型的良渚文化玉琮,盐城东台开庄遗址、阜宁东园遗址等都出土了具有良渚文化特征的陶器。”中国海盐博物馆馆长、盐城市博物馆馆长铁春燕表示,作为同期世界遗产地,两馆均陈列了以世遗为内容的主题展览,良渚文化、海盐文明、自然生态,数千年的两地文化交流已结下不解之缘。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18日。同时,盐城市博物馆和良渚博物院将以此次联合办展为契机,缔结合作,在展览、社会教育、研学旅行、文创联动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讲好中国故事,弘扬和传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周年庆仪式上,该馆除首发以宋代盐官形象为设计元素的“盐小博”IP形象,同步上线“盐小博”表情包外,还联合新浪微博发起“代盐人”微博征集活动,参与线上话题互动,发布与盐城、盐博有关的故事或照片,即有机会领取文创礼品。

记者 赵亮 通讯员 席莹莹

手机扫码分享本文
盐城秋季房产家居博览会相“惠”国庆节 1720户居民将“为国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