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重点
2022年09月18日

“中国好人”李成义三赴高原

让“雪域雏鹰”飞得更高更远

去西藏的时候,他想要做一棵青松,顶天立地;到了高原,他只想做一株小草,陪伴美丽的格桑花成长。

谈起那段五年的援藏支教经历,李成义依然感慨万千。“这几年,我深切感受到国家对西藏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有力助推了西藏教育高质量发展。”

2014年8月,在响水第二中学执教的李成义,响应国家号召,主动报名进藏,成为江苏省首批组团式援藏教师之一,远赴拉萨江苏实验中学支教。“教学二十多年,总想着突破自己,做点不一样的事情。”李成义怀着一腔热血,开始援藏支教之旅。

谁知道,旅途的开始就充满波折。启程飞往拉萨,需要在四川成都转机。当天,飞机抵达拉萨上空时,因天气原因盘旋了很久,后来只能返回成都机场,次日再出发。“这一夜几乎没有睡觉,抵达拉萨时,高原反应很厉害。”李成义回忆,一下飞机感觉双脚像是踩在棉花上,胸闷气短无力,身体很难受。

“不是没有想过援藏的艰难,只不过没想到会这么难。”刚进藏的那段时间,李成义夜里经常失眠,有时要打开窗子,呼吸一点新鲜空气才能睡着。但是拉萨昼夜温差大,容易感冒,缺氧环境下,难以痊愈。他曾连续感冒咳嗽近两个月,只好一边吃药、打点滴,一边上课。

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李成义依然满怀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

他支教的拉萨江苏实验中学,是一所初创学校。初三年级只有一个班,学生是从拉萨一中、八中分流过来的。刚到学校,李成义带初三教语文。面对学生普遍存在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差、课堂纪律涣散等问题,他探索运用“激发兴趣、培养习惯、降难减量、小步快走”的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策略,降低教学难度。

2015年中考,李成义任教班级人均总分超过西藏自治区人均总分,有3名学生成绩进入区前20名,语文学科均分70多分,比一年前接手时提高20多分。

改变的不只是分数,还有李成义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才到学校时,学生对我更多是尊重和敬畏。而后来,慢慢变成了信任和喜爱。”提到学生,李成义眼神中就多了几分温柔。

“我孩子跟他们差不多大,看着他们,就像是看到了自己的孩子。”只要一有空,李成义就会一个个找学生谈心,一边鼓励他们坚定信心、认真学习,一边帮他们分析学习问题、找到解决办法、提升学习成绩。

朝夕陪伴、用情付出,让学生们感受到李成义浓浓的爱意。在他一年支教期满时,学生们都围在他身边,希望他留下来。就这样,李成义又两次申请留藏。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作为拉萨市教育局兼职教研员,李成义奔赴于拉萨各县区中学送教下乡。这一路,不少年轻教师都拜他为师,主动向他请教,共同探索教学。在他的指导帮助下,不少教师现在已成为自治区级骨干教师。

援藏五年,李成义与藏区学生和老师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因身体原因离藏之后,他心中仍然牵挂着那片土地。“希望一批又一批接力的援藏教师,能够让‘雪域雏鹰’飞得更高更远。”李成义说。

记者 顾亚娟

深学细研悟思想 笃信笃行谱新篇 没有下一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