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姜琰
“丁零零!”电话响起。“您好,盐城120!”热线接通,急救开始……遍布在盐城的急救网络,即刻变成百姓身边的“生命救援线”。中秋节当天,市急救医疗中心配备14辆120救护车、58名急救人员值守岗位,24小时内共调派91趟急救车次。
时间就是生命
今年9月10日恰逢中秋佳节,同时也是第23个“世界急救日”。在盐阜百姓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都在拼速度、抢时间、救生命,他们就是盐城120的急救医疗人员。
中秋佳节本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但他们仍然坚守岗位,夜以继日地守护着百万市民的生命安全。在此起彼伏的盐城120热线旁,他们一边耐心沉着地接听呼救电话,一边争分夺秒派出急救车辆。快、快、更快!分秒之间,通过一次次远程连线,他们挽救了一个个宝贵的生命。
“干急救,就要与时间赛跑,抢救生命一定要快。120急救电话24小时在线,哪怕片刻都不能放松。”市急救医疗中心主任胥伟华说,急救热线随时会响,不管深夜还是清晨,遇到突发事件更是如此。随着医疗技术快速发展,盐阜百姓对120也越来越信任,我市院前急救指数近年来快速攀升。
今年7至8月份,该中心急救车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0%,其中急救车次最高的一天就有130多次。2021年,盐城120共计接听报警电话194575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4496次,增长率15%;有效派车28129车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526次,增长率20%;平均摘记时间3秒,比上年同期提前1秒。
与此同时,盐城120急诊出车任务20510次、长途转运任务965车次、救护车行驶里程数达98万公里,分别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7%、20%、14%。院前急救质量不断提升,危急重症处置率达99.6%以上,急诊患者急救处置率平均达到65%,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病人182例,心肺复苏成功12例。
急救事关民生
院前医疗急救工作关乎群众日常急救、突发公共事件救援和重大活动医疗保障等工作,事关民生福祉。其中,我市为今年高考配备20辆急救车、60名随车急救人员,为全市3万余名考生健康保驾护航。
近年来,市急救医疗中心全面提升院前综合救治能力,并申请创建“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血管急救培训基地”。去年12月,该中心被“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正式授牌,这标志着盐城120心血管急救与培训能力得到国际权威组织认可,并于今年1月20日揭牌。
作为盐城首家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培训的正式授牌培训基地,该中心将以此为平台,提升全市医务人员专业急救技能、提升全市整体急救水平惠及广大市民。
“把急救阵地前移,提升医疗急救能力
,不仅需要医卫工作者的努力,更需要市民群众广泛参与和全社会共同关注。”胥伟华表示,要高效发挥急救技能体验馆功能,促进市民掌握基本的医疗急救常识,提高危急病症的抢救成功率。作为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位于市急救中心内的市急救技能体验馆,由健康驿站、多媒体教学区、急救专业技能学习站、模拟演示、VR体验等模块区域组成。
市民可通过模拟操作、接受急救知识培训等方式,学习自救以及自然灾害的避险方式,掌握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救护技术,了解自动体外除颤仪的使用方法,增强自救互救能力。
责任重于泰山
120虽说只有简单的三个数字,却是连接危重病人与医院之间的“生命热线”。为此,我市先后举办院前急救岗位技能培训和全市调度员专项培训班,不断提升急救人员岗位技能和水平。
今年来,我市加快推动院前急救站点建设、提高急救服务能力,有效推动我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迈上新台阶。印发《学习宣传贯彻〈江苏省院前医疗急救条例〉工作实施方案》,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通过召开动员会、座谈会、研讨会,举办培训班、学习讲座等形式,引导院前急救机构和急救人员依法依规开展院前急救工作。
健全急救工作机制。我市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院前急救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对全市院前急救工作开展全面排查的通知》,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全面排查梳理,建立专家指导团队,严格落实督查检查,组织专家对全市7个县(市、区)院前急救工作进行突击拉练。
推进院前急救站点建设。今年我市计划新设置3个院前急救站(点),明确大丰、响水、滨海各设置1个院前急救站点,目前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配置正在加快推进。
今后,我市还将进一步缩短急救半径、提高急救反应时间,优化随车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始终将患者生命安全作为第一要务,牢固践行“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的急救服务宗旨,不断加快推进院前急救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