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李希锦
近期,受疫情防控影响,工作节奏慢了下来,我不由得想起初中阶段的堂先生。
我们村里,民风淳朴,尊师重教,对有文化、受人尊敬的老师、医生,都称为先生。村里的老人、小孩,见到村里最高学府(曹庙初中)教英语的庆堂老师,都会老远恭恭敬敬地招呼“堂先生好”!
那是1989年的九月初,堂先生接任我们初三(2)班的班主任。
开学第一课,平顶头,华发早生,着浅灰色中山装,精气神十足的堂先生空着两只手,走进了教室,我一愣,老师来上课,书呢?哪曾想,先生走上讲台,直接开讲——英语书里的单词、语段早已烂熟于心,加之先生在黑板上潇洒飘逸的英文板书,顿时,教室里五十多个学生,被堂先生“震”住了。后来升入高中,得堂先生真传的我们,写出标准的意大利斜体,羡煞众人。
每个晨曦初露的清晨,堂先生都会早早到学校操场锻炼。说是操场,其实就是平整好的一大块泥地,夏天发水,在操场上涉水捉泥鳅倒是我们的“一大乐事”。过了一会儿,师娘总是准点端来搪瓷缸,里面是热气腾腾的豆浆,放点白糖和猪油,堂先生喝完,满足地背着手到各个班级门口巡视早读。
堂先生是抽烟的,抽烟的堂先生很酷。
有一次,在教室里,讲得兴奋的堂先生点起一支“凤凰牌”香烟,我们几个男生跟在先生后面,猛嗅,哇,真香!后来有一次,上晚自修,我在去学校的路上捡到一包“玫瑰牌”香烟,带去班上,分给几个调皮的同学。我们几个好奇地就着上晚自修的烛光,点起来抽几口,这下闯了大祸。第二天中午,我们几个“调皮猴子”,缩着头,耷拉着脑袋,被叫去办公室,等待着堂先生的训话或者“带家长”,堂先生“标志性的”——眼角抽搐了几下,呵呵两声,怒其不争又意味深长地扫了我们几眼,俄顷,抽出一支香烟,愣了愣,把香烟拦腰截断。从此,再没见过堂先生抽烟了。
据老辈人谈起,堂先生少年时候生得格格正正,“美姿仪”,过目不忘,过目成诵。考上盐中,不出意外,名牌大学的料子,谁知道,他碰上那个年代,中断了学业,无奈回到家乡,做起代课教师(后来转正),直到退休。
2010年,我牵头组织了曹庙初中毕业二十年的同学聚会,邀请了七八位老师。聚会当天,教过我们的几位老师悉数欣然到场。多年不见,师生彼此寒暄,感慨时光流逝。有好事的同学起哄让我这个聚会牵头人说两句,这戳中我的软肋——当众演讲表达能力实在不太好。我没有准备稿子,涨红了脸,支支吾吾,说了个大概意思:感谢老师们曾经的培养,感谢同学们的到来,大家举杯,开席……这个时候,坐在老师们桌子上的堂先生起身,清了清嗓子,“咳咳,我来说两句吧。离开学校这么多年,看到你们一个个有出息了,我们做老师的很激动也很欣慰。老师有几句话要跟大家说一下,一个、两个、三个……”一如当年气定神闲,一如当年中气十足,一如当年条理清晰。堂先生的发言,算是给我解了围。堂先生说了哪些内容,我记不周全了,只是依稀记得堂先生的告诫和寄语——生逢好时代,望你们更加珍惜、倍加努力……
上个月的一个下午,堂先生的媳妇发微信给我报喜,她的女儿小濛,也就是堂先生的孙女,中文系本科毕业被江苏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为研究生。我说:“哇,太好了,中文系研究生,将来毕业出来,学校抢着要呢,才女啊。”小濛妈妈谦虚地说:“隔代遗传,嘻嘻。”是啊,曾经距离理想中的大学校门只有一步之遥,却因为时代原因,理想永远地成为梦想。幸而,堂先生在三尺讲台挥洒青春和智慧,培养出了无数优秀学生,替先生圆了梦。
多年以后,我伫立东方红桥头,桥下,斗龙港——堂先生曾无数次亲吻过的母亲河,悄无声息地奔涌东流,带走了先生几多风流、几多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