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小记者 姜明轩
一大早,爸爸妈妈就催我起床。“干吗呀?”我问。刚问完,一股粽香扑鼻而来。作为吃货的我立即来了兴致,赶忙跑到厨房:“真香啊!”我夸赞道。随即我又问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爸爸笑道:“端午节不光有吃粽子这个习俗,端午节的来历也众说纷纭,让我慢慢讲给你听。”
相传,爱国诗人屈原在外流浪多年。听到楚国灭亡的事,悲痛欲绝,最终投汨罗江。人们为了防止鱼儿吃屈原的遗体,向河中抛米团,为了防止米团散开,人们将粽叶包住米团,用绳子固定。有些人向河中倒入雄黄酒,将蛟龙灌晕。久而久之,就出现了吃粽子、喝雄黄酒等一系列习俗。
端午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秉持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延续古人的智慧。
敬贤路实验小学五(4)班
指导老师:卞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