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佳作
2022年09月03日

非遗采风行

本报小记者 徐嘉怿

我昨夜兴奋得几乎没睡。也许你要问我为什么如此激动,因为要参加研学营啦——非遗采风行。

清早,我一手推行李箱,一手拎包,早早来到了集中地点。小记者渐渐多了起来。人一齐,就前往非遗采风行第一站——淮剧博物馆。在这一站,我们了解了什么是淮剧,淮剧的由来,还认识了脸谱。接下来去建湖,见识地道的淮剧。

我们在车上说说笑笑,不一会儿便到了淮剧小镇。首先实地探访了文华大奖剧目《小镇》场景,我感受到了淮剧文化的独特魅力。饱餐一顿后,又了解了中国杂技,之后便动身出发去东台西溪。

东台西溪古镇是我最喜欢的地方。其中《天仙缘》布置场景真实,代入感特别强。一进去,云雾缭绕、仙气飘飘,就像到了天庭。两位“仙女”带我们进入“天宫”,一旁的鹿精灵指引我们前进。董永历经一波三折,遇到了老槐树、大牛和热心的村民,还遇见了城墙外的士兵,只为找回心爱的七妹。不知不觉第一天的研学活动已近尾声,月亮悄悄地爬上了树梢,我们住进了富丽堂皇的磊达酒店,饱餐一顿后,美美地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早晨,我们品味东台鱼汤面的同时,聆听了非遗项目传承人给小记者们授课。原来这鲜美的鱼汤面,也有一段历史!发绣也是非遗项目,心灵手巧的员工们一针一线地认真绣发,我们都不忍心去打扰他们。

唯一遗憾的就是天气突然变冷,我们去不了杨侍水上乐园了,但改成去花样年华景区玩耍,想想还是挺高兴的。我们先去摘了五斤葡萄,摘葡萄很快,不时有小记者提着满是葡萄的篮子走出来。坐上大巴车后,很快到了花样年华景区。我玩得很尽兴,带着一身疲惫和满满的收获回到了小记者研学营,回想起这两天的旅程,内心十分满足。

历史是文化的传承,文化是历史的血脉。

解放路实验学校五(11)班

指导老师:袁柳彬

手机扫码分享本文
参观水厂 平凡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