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健康
2022年08月23日

市第一人民医院举行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

书写高质量跨越发展新篇章

行风监督员代表应邀参加活动。

庄严宣读《中国医师宣言》。 记者 李泓儒 摄

□记者 姜琰 李倩 陶秋凤

重温医师宣言、献花致敬前辈……8月19日是第五个“中国医师节”,市一院(简称附医)召开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弘扬“治病救人,造福社会”的医院宗旨,营造尊重医师、关爱医师、激励医师的良好氛围,开创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市一院党委书记查文章现场致辞,党委副书记、院长王正主持大会。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医院建设,为医院发展建言献策的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代表也应邀参加大会。

守护初心,践行使命。长期以来,市一院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肩负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职责和光荣使命,充分发扬敢于担当、善于协作、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工作作风,义无反顾奋战在抗击疫情、救死扶伤、技术创新第一线;用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和功成不必在我的奉献精神,筑起了保障健康的钢铁长城;以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技、博大的爱心树立起历史丰碑,在盐阜大地上镌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榜样引领,“医”路传承强根基

“我自愿献身人类的健康事业,自觉维护医学的尊严和神圣,敬佑生命,救死扶伤……”会上,副院长闻国华带领医师们庄严宣读《中国医师宣言》。这一刻,无比神圣:医师代表们全体起立,高举右手,共同宣誓,一字一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筚路蓝缕,不朽丰碑。崇尚医学的老前辈们悬壶济世,救死扶伤,铸造了“严谨、博学、团结、奉献”的附医精神。一代代医师们牢记医者初心,践行医者仁心。当天,该院特邀原副院长叶永存、周志祥以及麻醉科潘漪、超声科季平、影像科周仪、心胸外科刘国锋、神经内科左其龙、骨科郑闽前等8位主任医师和退休老专家来院共庆节日。

在叶永存老前辈的带领下,附医于1982年创建了内科肾脏病组,1991年成立了肾脏内科。他还曾带领11人医疗队支援非洲两年,为附医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叶老分享了自己60年的从医经历和体会,从零开始积累起多种疾病治疗的准确判断,及时提出学科的发展方向。老一辈的辛勤耕耘、不懈努力为如今疾病的诊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叶老经历的病案讲述中,既有所经历的各种惊险与失败,更有为成功救治病人背后医者默默付出的艰辛和努力。老一辈诊治和抢救患者的认真态度与刻苦作风,获得了现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新入职的名校优生青年医师代表向老专家们献花致敬,传承医者精神。我市“515人才计划”“黄海明珠人才计划”等政策,吸引了大批名校优生回乡工作。眼科医师向丹妮是其中一位,作为名校优生代表,她在会上感言,“感受到前辈们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妙手回春的专业能力、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让我深刻意识到理论知识与工作实际的差距,意识到自己与前辈们的差距。未来,我将提高思想站位,牢记初心使命;夯实专业基础,练就过硬本领。解病人之所忧,救病人之所痛,真心对待患者……”

“刚才上台给老前辈献花的那一刻,内心油然而生一种敬佩,更希望能把老一辈医生艰苦朴素、大爱无疆的精神传承下去。”当天,作为新入职医生、名校优生代表王逸轩说。“今年8月1日我刚加入这个大家庭,这是我从医生涯中的第一个医师节,非常激动。”扬大硕士曾巍告诉记者,医院先进的诊疗技术和浓厚的业务氛围,让他感到在实践中自身各方面技能得到提升,“这是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特别是每当见证一个病人从昏迷到清醒,医生特别有成就感,这种感受能消除一切疲惫。”

“医”心向党,砥砺前行创佳绩

活动现场,与会领导嘉宾为外科“金手指”手术评比、“医在附医·卓越医生”内科诊疗思维评比、科室宣传片评比、2022年度上半年优秀病历评比以及乒乓球比赛等活动的获奖者一一颁奖。这些活动让全体医师感受到了职业的高尚和节日的氛围,同时也激励了广大医师学习典型、争先创优。

今年是该院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奋进献礼党的二十大的重要一年。全院上下大力推进“3340工程”,不断深化医院高质量发展内涵,着力打造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推进加快,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突破350例,TOMO放射治疗突破150例。为膀胱癌患者成功实施了盐城首例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切除术及T型原位回肠膀胱术;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妇科、心胸外科6个专家团队齐上阵,开展机器人辅助下胆囊癌、直肠癌根治术和甲状腺、前列腺癌、全子宫双附件、肺叶切除术等;心内科成功为一名患者实施了Micra无导线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标志着盐阜地区心内科心律失常治疗水平与国际接轨,起搏器植入进入“无线微创时代”……

同时,北院区正式挂牌市老年康复医院,主院区二期工程、老年康复医院改扩建工程、儿童医院二期工程等多个为民办实事重大项目稳步推进,与南京市儿童医院签约建设医联体,首次获得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成功揭牌,东方湿地院士论坛成功举办,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再上台阶。

“通过今天医师节的庆祝活动,让我看到周围有这么多优秀的前辈,在手术成果和病例分析上,屡有创新和突破,更鞭策我们要时刻牢记入职初心,对自己严格要求,做一名人民满意的好医生。”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王逸轩拿着本子和笔,认真聆听老前辈讲述从医经历,他告诉记者,“这是一次庆祝活动,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在新的百年交汇点、重要战略发展机遇下,在我市人才政策影响下,附医立足本职工作,明确总体发展思路,把人才引进培养放在医院发展的重要位置,对人才进行全方位培养,注重培养的力度、维度、高度、广度、深度,全面提升医院诊疗水平、进一步增强医院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

踔厉奋进,创新赋能谱新篇

医师节前夕,副市长王连春,市卫健委主任崔国静、副主任邓义军赴市一院看望慰问医师代表,勉励他们踔厉奋进,秉承医者仁心、以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用心服务患者,为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80后的白衣天使,我的初心就是遵循优质服务是临床工作的基石,坚持将严慎细实的作风及细致化的服务融入日常工作的每个环节。”刚刚当选第六届省“百名医德之星”的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陈建军说,“急诊科病人病情急,病情复杂,更要求我们有扎实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同时医疗服务对医院形象有很大影响,所以我们不但要有精湛的技术,还要有耐心细致的服务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实现一个医务人员的初心。”

展望未来,附医人将在一次次大战大考中彰显初心使命,并在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中扛起责任担当。查文章表示,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创新的发展大潮中,该院工作重点是对标长三角发达地区的医疗健康服务标准,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努力打造与大城市同质化的医疗服务平台,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医院将进一步深化与南大、南京医科大学及徐州医科大学签署15个联合科研项目,不断推动基础与临床研究;充分发挥南大生命科学学院、南大医学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合作关系,加快推进建设高标准的中心实验室、生物样本库和基因检测项目,努力建设区域性医学中心创新基地。

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附医全体医师们将追梦新征程,迎接新挑战,展现新作为,以不忘初心的情怀、砥砺前行的精神,阔步奋进,在时代洪流中书写医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没有上一篇了... ... 没有下一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