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飞 姚圣俊 记者 唐承兵
“王奶奶,你们母子三人的户口可以办了,有时间到派出所来办理一下……”8月14日,左范少数民族村村民王娜迫接到芦蒲派出所社区民警蒋明亮的电话后喜出望外,赶快来到派出所,领取了盼望已久的户口本。王娜迫是云南普洱沧澜县拉祜族人,今年60多岁,曾丧偶一次,改嫁一次,后又丧偶,她生育了两个孩子,至今都无户口。经过芦蒲派出所多方努力,并请云南公安有关方面配合,王娜迫的户口问题终于解决了。
石榴花开一家亲 昔日左范成模范
芦蒲镇左范少数民族村位于阜宁县西边黄河故道片区,2006年经省民委批准挂牌,是盐城市5个少数民族村之一。201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系我省为数不多获此殊荣的少数民族村,2020年还获得省级“红石榴家园”称号。村里人知道,这些殊荣的背后,当地公安局派出所和社区民警们功不可没,他们与少数民族村民结下了一份份深情厚谊。
20世纪80年代,云南、贵州等地几个少数民族的姑娘结缘嫁到了左范,正式成为左范村村民。如今该村有55个少数民族户、142位少数民族人口。
东方风来满眼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三十几年来,村民们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住房、出行、生活等条件也逐年改善,有不少大龄青年与少数民族的打工妹走进了婚姻殿堂。先前嫁到左范的姐妹们还将家乡的亲友介绍到左范村成家,一来二往,左范村的少数民族女同胞越来越多,由起初的哈尼族、布依族、布朗族增加到11个民族,省民委工作人员多次到左范村考察调研,给该村以极大的关心和帮扶。
该村民族结构、人口组成的变化引起了当地公安机关的关注。芦蒲派出所从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统战政策出发,主动将警力、精力逐渐往该村倾斜,并建立了治安警务室,选派一名思想觉悟高、工作能力强、业务更精湛的民警和两名辅警常态化负责维护左范村的治安管理、协助化解矛盾纠纷等警务工作,决不让少数民族村民受到歧视,一定要让她们在第二故乡安居乐业。
这么多年来,芦蒲派出所所长先后换了五六任,民警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关心、关爱、帮助少数民族同胞的政治责任、工作责任丝毫不减,尤其把治安防范工作做得周密细致、扎扎实实,全村没发生过一起严重刑事案件,没发生一起少数民族村民被不法侵害案件。
少数民族女同胞也有文化需求,有的还能歌善舞,社区民警毛伟伟对此很清楚。2019年国庆节前夕,他向村里提出建议,举办一场迎国庆联欢活动,让远离家乡的少数民族女同胞和我们当地汉族兄弟姐妹同台共舞,齐颂祖国好。“你的想法与我们不谋而合,我们也正有此意。”村干部高兴地说。
随后,村里想办法筹措资金15万元购买服装道具和部分民族乐器,并动员全村村民报名参加表演,经筛选确定,成立了由60余人参加的民族舞蹈团。平时每逢元宵、中秋、国庆、春节等喜庆节日,全体少数民族女村民们与汉族兄弟姐妹同台献艺,载歌载舞颂党恩,情满民族团结的大舞台,还吸引了镇里干部和邻村群众前来观看。
特事特办不含糊 小事更要尽力办
在左范村少数民族村民中,户口的难题有时让他们感到揪心。有的村民嫁来左范村之前就没有户口、身份证,有的因为不懂户口管理常识,在户口迁进落户时将原来所属民族直接改为汉族,有的在为小孩报出生户口时也报为汉族,后来又申请要求随母亲重新申报少数民族,还有的村民其姓氏在百家姓中根本就查不到。对于这些情况,社区民警和户籍警颇费周折,多方发函求证,耐心细致地帮他们妥善解决。
2017年,一位名叫“香赔”的哈尼族姑娘回云南探亲。她当时回娘家时,购买火车票没有要求出示本人身份证,但当她准备返回阜宁去订购火车票时,售票员却让她出示身份证,否则订不了火车票。情急之下,她打电话告诉远在阜宁的丈夫左同保,左同保得知情况后顿觉头大,这可如何是好?无奈之下,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到芦蒲派出所求助。户籍民警没说一句埋怨话,克服语言不通等难题,终于同“香赔”娘家所在地派出所取得联系,并出具了“香赔”在阜宁无户籍的证明。当地派出所这才为她补办了恢复户籍手续。“香赔”回到左范村后,又请派出所户籍警帮她将户口从老家迁到芦蒲。如今,“香赔”无论办理农保、医保等手续再也不用犯愁。她逢人就说,若不是派出所对她特事特办,往后什么事情也办不成。
左范村五组村民31岁的左川,她母亲是四川阿坎州人,系哈尼族。左川10岁时就不在左范生活,母亲后来又迁回四川。2021年,左川到山东打工,当地警方在对涉疫人员信息核查时,发现左川无身份证。随即与芦蒲派出所联系,社区民警蒋明亮几经调查,左川在阜宁确无户口。那么是否随其母在四川阿坎办理户籍?于是,蒋明亮找到其母亲手机号码取得联系,其母确认,左川未曾在那边申报户口。据此,芦蒲派出所户籍民警按照程序为左川办理了户籍登记和居民身份证手续。
二十多年来,芦蒲派出所民警也记不得为辖区少数民族村民补办了多少次户籍补登、迁移和身份证手续,满腔热忱地为他们解决了工作生活中的诸多难题。
细心民警察民情 助力左范奔小康
十几年前,偏僻的左范村也开始招商引资,以扩大全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门路,该所民警也一起参与想办法、出点子。
诚实守信的左范人对外都有着良好的口碑和信誉度,在历届村干部的运筹下,很快打开局面,招商引资资金到,筑巢引凤凤自来。如今,村里不但办起淀粉、豆制品生产销售、鞋业、装饰等20多个经营项目,而且还因地制宜发展养殖业、“三产”服务业,仅接纳的产业工人就有140余名,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的就占了40余名,一线员工年收入5万元以上。
左范村第三产业如火如荼,村办企业风生水起,村民们就地就业,实现了离土不离乡、打工不出村的就业梦想。诸如宾馆、酒店、五金装潢、服装销售等服务项目中,每一项都有少数民族村民就业。早在2000年,村里集体经济就突破50万元大关,跻身全县经济强村先进行列。
对于左范村的发展前景,民警蒋明亮心里清楚得很,平时工作中宁愿自己多吃苦,也要为该村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不能让和谐、温馨的大好局面受到干扰和影响。
村民左同和的妻子是云南西双版纳哈尼族人,她准备建千头猪场、挖化粪池,但却因土地手续不全而被迫停工。民警蒋明亮带上辅警于马飞和管天堂随即赶到现场,在问明情况后,专门到镇国土所为该户补办了手续,兴办的养猪场顺利竣工。
二十多年来,芦蒲派出所会同镇村干部多次成功化解该村少数民族家庭矛盾纠纷,没有引发一起民转刑案件,做到小问题不出村、矛盾也不上交,妥善协调化解,生产生活秩序相当稳定。有的少数民族村民成为致富能手,有的被村里评为文明户,有的评为遵纪守法户,村风民风有了可喜变化。
最先嫁到左范村的哈尼族村民杨芳早年办起了千头养猪场,还有服务全村的饲料加工厂,年收入10万元以上,养鹅养羊业也同步发展,还吸纳几位少数民族姐妹前去她家打工,让大家格外羡慕。这些年,杨芳不但当选为阜宁县政协委员、镇人大代表,还担任左范少数民族村“民族专干”一职。在左范出生的两个女儿早已大学毕业,且成家立业。2020年5月,她的大女儿生二胎,在去射阳医院领取500元生育补助款时,提供的户口本上婚姻状况栏里还是未婚,于是医院不予补助,芦蒲派出所及时帮她进行了变更,小问题迎刃而解。因此,杨芳更加配合村里和派出所的工作。平时少数民族姐妹们若是遇到窝心事,总会找她商量,她都会热情帮助解难题,因此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大姐大”。
自强不息的左范人靠智慧和勤劳打造了属于他们自己的靓丽名片,如今的交通出行、有线电视、互联网不但实现组组通、户户通,而且还陆续兴办了健身广场,民族小院、卫生室等福利设施,村民们在感恩党委政府的同时,还不忘点赞当地派出所和民警,认为没有他们的守护巡防,就不会有姹紫嫣红、竞相发展的“国字号”先进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