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阜大众报

03

东台科技兴农绘就乡村好“丰”景 2023年07月05日 盐阜大众报 03版 东台观察

文 张一峰 记者 范进

图 杨阳 刘煜

夏至之时,端午粽香,“三夏”大忙转瞬而过。“无人化农场”引来央视团队现场直播,院士教授踏田推广农业新技术,全生物降解膜替代技术现身田间……一幅幅颠覆了传统农耕的新画卷,把“农业有奔头 农民有盼头 农村有看头”的现实图景生动地写在希望的土地上。

“三夏”期间,东台农业三上央视,引来全国上百主流媒体争相报道。

无人农场现东台

全面全程机械化

宽广的田野上,无人收割机在黄澄澄的麦浪中驰骋,无人旋耕机把松软的田地翻出泥土的芬芳,无人插秧机撒下一片片新绿,无人小飞机翱翔天空精准洒药施肥……驾驶室里,没有聚精会神的农机手,只见灵巧转运的方向盘。

今年“三夏”,东台大粮仓智慧农场首尝无人机械作业。从夏收到夏种,无人农机替代人工“耕种管收”。据了解,无人农机基于高精度北斗导航系统,实现农机的远程点火熄火无人作业等功能,通过一台手机就可以操控多台农机同时进行作业,系统自动规划作业路线,插秧机行走的精度可以精确到2.5厘米。

新颖的无人化农场引来央视团队现场直播。其实,今年夏收农机化作业的亮点还有许多。去年,东台市启动实施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推进行动和农业机械装备智能化绿色化提升行动“两大行动”,因地制宜和先行先试,加快了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转型升级。全市特色农业机械化建设示范基地(园区)14个,其中6个获评省级第一批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智能化典型基地(园区),数量位居盐城市第一,在全省名列前茅。市农机推广站联手市耕保站,深入调研与论证,开展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试验示范,熟化装备与技术,适期进行广泛宣传与推广;鼓励、引导特色农业产业园购置先进的棚内清洁能源农机装备,节能减排,打造环境友好型农业产业园区;对有意向进行烘干机绿色能源改造的主体开展技术支持与服务,尽可能降低改造成本,并确保绿色能源改造后的烘干设备运行正常……

农业机械智能化、绿色化升级,策应了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十四五”期间,东台市紧紧围绕农林牧渔总量全国领先、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位居江苏省第一板块、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全国名列前茅的优势基础,探索农机农艺融合发展新路径,推动农机化工作高质高效转型升级。早些年,该市就先后创成全国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市,去年成功申报省第二批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市)创建立项。目前,全市拥有大中拖6091台,联合收割机3863台,秸秆还田机具4615台,小麦条播机2646台,乘坐式高速插秧机1255台,烘干机676台,各类智能农机装备1613台(套),绿色环保农机装备7923台(套),农机合作社195个。

“三夏”来临,东台切实做好农机“早调度”,保障夏收夏种进度与质量。“三夏”大忙开始前10天,全面摸排、准确掌握在用联合收割机保有量分布情况,摸清拟跨区和需引进收割机、机手数量,采取东机西调,组织好跨区作业,通过优惠政策、优质服务等多渠道落实引进机械的来源。各类农机调配总动力116.2万千瓦,其中本地联合收割机1958台,对接连云港、姜堰、海安等地跨区作业收割机463台,免费发放跨区作业证915张。持续推进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已检验各类机具3771台,年检率达74.51%。做好应急服务,公布市镇两级“三夏”农机保障热线电话,提供作业机具信息、应急维修、调配等服务工作。及时公布机收保障热线,推广农机“双优”加油卡,对全市13家农机经销企业,落实专人跟踪对接,逐家查台账、看仓库、验配件,打通农机下田的“最后一公里”。开展农机实用技能培训8场次,印发小麦机收减损及烘干减损技术指导意见。

专家田头忙“支招”

科技兴农满眼新

夏收夏种转换之际,南京农业大学王强盛教授到协作单位东台市五烈现代农业园对接农业新技术应用及高效农业种植事宜。田间,几台高高的钵苗摆栽插秧机正洒绿成片。王教授捧着一钵绿油油的秧苗与老农拉开了家常。“钵苗摆栽最大的好处是没有缓苗期,栽到田里马上就能分茎合棵,少了一周的缓苗期,水稻在田间的有效生长期就能增加到175天,确保优质高产。”

在东台,院士田、教授田比比皆是,新技术、新设备就在田头。在里下河水乡五烈镇,张洪程院士团队跟踪服务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推广示范基地,市镇农技专家踏田指导,全程应用小麦机械高产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新技术。江苏惜禾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粮食种植示范基地采用全生物降解膜替代技术,插秧机先铺下黑色薄膜再把秧苗栽插进薄膜间的小孔内,稻田里不用再打除草剂。五烈现代农业产业园与中国水稻研究所联合选育的东台本地适生水稻新品种——粳籼杂交,既有粳稻的香糯柔软,又有籼稻的温润爽口。市耕地质量保护站的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实验田里,厚厚的塑料膜把田地围成20个小格子,每个格子里,施的肥料品种、数量都不相同,各块田里肥水不会渗透,进而精准地实验出最佳的肥水控管模式。大海之滨,中国农科院专家团队历经十年时间选育油菜新品种,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专家踏田采集气象、土壤、油菜生长等数据,每亩达5万多株的高密度油菜试验田,亩产达323.87公斤,创盐碱地油菜高产新纪录……

今年,东台市夏收粮油累计达100.67万亩。小麦一般穗数在35至38万穗/亩、每穗粒数在36粒以上,千粒重在42克左右,理论产量超过500公斤/亩。继去年夏收亩产历史后,再获超高产。东台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用9个字概括:“天借势、人给力、技术新。”今年小麦生长后期,晴好天气持续,保证了穗数足、穗型大、粒重高。该市农业农村局抓住新品种、新技术等关键环节,攻单产、增总产,主推品种技术覆盖率达98%。

东台既是全国高效农业大县,又是全国超级产粮大县。创新举措,科技赋能,“吨粮田”与“万元钱”并行不悖。新品种、新技术、新农民、新服务“四新”联动,有力促进了全市稻麦绿色生产技术水平稳步提升。

新品种引进推广,优化了东台稻麦种植结构。每年展示稻麦新品种40余个,通过对各品种产量、品质、抗性等差异的比较,筛选出南粳9108、南粳5718、扬香玉1号、金香玉1号、镇麦12、扬麦25、扬麦33、盐麦1号等适合东台的优良品种。

新技术试验示范,推进了种植水平稳步提升。大力推广机插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秸秆基质块(基质棉)育秧、小麦机械匀(条)播高产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新技术、新产品,绿色新技术试验示范辐射全市。

新农民加快培育,普及了农业生产新理念。已培育种植主体533个,其中产业化经营主体7个,社会化服务主体225个,规模生产主体301个。五烈金满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苏惜禾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东台市国兴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东台市时堰镇金秋粮食种植家庭农场等一批现代农业企业蓬勃发展,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配套,将专家产量转化为农户产量,把典型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辐射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

新技术服务指导,成就了现代田园亮丽画卷。建立农技人员挂钩包片指导服务制度,实现“保姆式”“跟踪化”服务指导,确保关键技术措施落地落实。今年“三夏”期间,东台市财政筹措项目资金700多万元采购药品免费发放给小麦种植农户,171个统防统治服务主体开展承包服务。

白鹭伴着农机飞

田秀景美好风光

白色的鹭鸟伴着农机翩翩起舞,田边道路绿树掩映,小汽车与运粮车、插秧机相伴停靠。夏收过了忙夏种,全新的现代田园风俗画替代了昔日“三夏”时节大忙景象。

东台鸟多生态好,不只大美沿海风光无限,叫响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样本;从里下河水乡,到堤东特经作物主产区,从美丽农田到水美村庄,移步换景胜境处处。坚持内外兼修,“农村美”更具辨识度。践行绿色低碳理念,留住乡风乡韵乡愁,以和美乡村的东台星座,点缀美丽江苏的壮阔画卷。

小田并大田,连成好风光。东台市现有耕地面积180.04万亩,粮食产能连续多年保持在100万吨以上。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该市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方针,通过农村零散房屋拆除、散坟迁移、宅基地置换、退宅还耕等方式,连片整理各类“飞田”“边角料田”,使“小田”并“大田”,建成141.9万亩高标准农田,在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村集体收入的同时,有效改善农业农村环境面貌,不断提升农村环境质量。在此基础上,用心呵护“海洋、湿地、森林”生态家底,深入推进“路、河、房、田、街”综合整治,大力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探索开展水稻、林木碳汇交易试点,在有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灾能力的同时,扮靓田园景观。

绿树村边合,清水乡间绕。行走在东台大地上,处处为景、步步皆画,一个个国家级最美村庄、乡村旅游重点村、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田园乡村星罗棋布,争妍斗艳。在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地条子泥湿地公园,巴斗村以“最美渔村”为主题,打造标签景点,完善灯光夜景,塑造海滨风貌;八里村围绕“甜蜜第一村”,产、村、人、文、景融合,增加“甜”的关键元素,实现错位发展。在里下河水乡溱东镇周黄村,突出“水、菱、藕”等资源,做足水文章,助推乡村旅游发展;时堰镇红庄村融入乡村艺术、农耕文化等要素,建成网红打卡地;在东台西瓜甜透大江南北的三仓镇,全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群落兰址村、官苴村、联南村三村同中求异,差别发展,紧扣瓜果蔬菜产业特色,做足田园文章,做强现代农业;五烈镇甘港村,融入“老家乡愁”元素,打造农业旅游产业;董永七仙女故里的临塔村,深挖“孝贤”文化,做足水美文章;古镇安丰的红安村,借助全国健康城市品牌,丰富康养业态;苗木产业绿满华夏的新街镇方东村紧扣“沿海苗木体验第一村”定位,与周边康养相结合,增加旅游景点业态,丰富旅游体验。

宜居亦宜业,农村赛城市。在聚力改善村容村貌的同时,东台把人居环境改善的着力点放在品质提升上,将人居环境示范区建设与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相结合,有序推进传统村落“微更新”,统筹提升田园生产、田园生活、田园生态,塑造形神兼备的美丽乡村,实现从干净整洁到美丽宜居,再到特色田园的华丽蝶变;与农民住房条件改善相结合,以农房改善提升农村环境、撬动乡村振兴,坚持“新老结合、服务配套、产业融合、文化挖掘”的思路,把地段最好、风景最美、交通最佳的位置留给群众,高品质建成一批新型农村社区,统筹配置村卫生室、文化礼堂等,区域系统改善农民居住环境。

没有上一篇了... ... 没有下一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