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依纯 记者 王可馨
“今年一定有更好的收成!”2月9日上午,站在初春的寒风中,盐南高新区伍佑街道的种植大户陈罗美滋滋看着自己承包的2000亩土地,畅想着颗粒归仓的喜人景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农业发展,关乎千家万户,关乎民生福祉。近年来,盐南高新区精准研判乡村发展路径,挖掘伍佑当地特色内涵,开辟出一条“不改农业绿、发展健康绿、推动产业绿”的乡村振兴好路子。
“土地就是我们的资源,农作物就是我们的特色。”经过小半年的“预热+实战”,2月7日上午,福兴村主任助理刘成刚的直播间再一次上架了一条商品链接——“晨之民”大米。几年前,福兴村流转出5000亩田地,当地种植户自主承包68.4亩,建立了“晨之民家庭农场”,集约后的土地连成片区,更加适宜机械化作业,肥沃土地上又重新覆满粮食作物。刘成刚说,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田里的种植技术更新、作物收成更丰、产品品质更优,传统农业正更迭成高效现代化农业。
截至目前,盐南高新区共流转出2.4万亩土地。“我们把粮食作物耕种作为‘头版头条’,发展多样化的现代农业。”伍佑街道农业农村局负责人殷明介绍,在保障耕地红线的基础之上,田片由当地种植大户、农企农商承包发展现代农业,不少农作物已经形成“品牌化”“规模化”效应。
“砸笼换绿”“腾笼换鸟”“开笼引凤”……乡村要发展,离不开产业助力。在盐南高新区的有力支持下,伍佑街道明晰招商主体,大力引进各类资质高、潜力大的技术型农企,释放农业绿色的最大经济效能。新产业的入驻也为本土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形成“一带一”的良性产业建设局面。
“通过‘耘田数字化智能管理平台’,原本需要10人的农事活动仅需两三人就可以完成。”2月3日一大早,珠溪一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员柏越华正在对平台数据进行整合。目前“珠溪一米”农产品已实现全程大数据记录,品质溯源让消费者和生产者达到信息对称,消费者更加信任,产品销量也蹭蹭上涨。
去年5月,“珠溪一米”推出功能型水稻产品“慢谷宜糖”,并转向盐城稻田全域绿色旅游的全链条打造,成为“追求健康生活理念”时代潮流的新宠。“我们与农业强校联合研发品质稻米,用智能科技打造数字农业强企。”柏越华介绍,公司已经在天猫开设旗舰店,未来“数字化种植水稻”将实现以互联网为载体,面向全国消费者销售,企业预计收益将提升10%以上。
农业产业带来的绿色风光是其他产业所不具备的,发挥乡村产业的“长尾效应”势在必行。“甜蜜产业”酿造幸福生活,依托发展浅水藕种植、特色蔬菜果品种植,三星村越来越多的村民实现增收致富的梦想,村集体收入也实现了“大踏步”的提升。一池莲藕满池金,如今的三星村大力推进产业富民,真正让乡村美起来、让农民富起来、让乡愁留下来,绘就乡村振兴美丽图景的生动一角。
“历经土地流转、古镇提升等振兴乡村大动作,乡间‘裸土’成了下一个提升对象。”在伍佑乡间的一隅,工人们正在平整土地。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关乎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乡村振兴成效,更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该街道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对全域进行环境综合整治,鸟鸣、树绿、河畅水清的生态文明之景正徐徐展开。
“绿水青山”也是乡村发展的“金山银山”,盐南高新区的乡村发展实践成果激励着每位乡村振兴的守护者、实践者、受益者,以绿色的眼光守护乡村产业的良性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