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王万青给学生上心理课。 记者 张一轩 摄
□记者 姚梦
华东师范大学盐城实验学校(简称华师实验),是华东师范大学与盐南高新区联合创办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与华东师范大学盐城实验中学比邻而居。去年秋学期,该校一年级和七年级学生已经入学。一个多学期下来,学校运行得如何?学生学得怎么样?社会各界倍加关注。日前,记者来到该校,实地探访该校的教育教学、学生管理、食宿后勤等一系列工作。
“每个学生名字我都熟悉”
5月11日上午,记者来到华师实验。七年级(2)班教室内,该校课程教学中心主任、地理教师吴乃春正在上课。该班共有37人,是该年级人数最多的班级,实行“小班化”教学,学生按照6人一组对面而坐。
“今天我们学习澳大利亚。有谁能说一说,图片中哪些是澳大利亚的元素。”吴乃春打开希沃教学一体机,屏幕上出现一系列图片。
各小组短暂交流后,学生举手发言。回答正确的,所在小组和个人会加一分。小组和个人得分将会纳入学分总分记录。记者从该班一位组长的“‘学生学习小组’评价量规表”上看到,评价的项目包括“课前准备”“课中学习”“课后作业”,每个项目都有细化的评分标准,前两项由组长评分,后一项由任课教师评分。
与此同时,在该校的录播教室内,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张鹏飞正在与学生探讨“11岁女孩网络打赏200万元巨款”的案例。各小组围绕“巨款能否要回”展开讨论,推举一名组员阐述观点,其余组员也可以适时进行补充。
“‘小班化’最大的好处,就是每个学生能参与进来,教师对学生的情况也能充分了解。”吴乃春告诉记者,此前他曾在一所县中教学,执教6个班每周12节课,每个班六十多人,教学压力相当大。“既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认真听讲,也不能保证自己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现在他教两个班,一周四节课,一共六十多名学生。“每个学生的名字我都熟悉,可以确保每堂课所有学生都能举手发言。”
“分层教学家长都很满意”
华师实验在上学期阶段性测验的基础上,征得学生和家长的同意后,自本学期开始在数学学科上试点分层教学。将七年级的77名学生分为ABC三个班,其中C班的14名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一些。
“分层教学的目的,就是希望不同层面的学生学习水平都能提升。”该校七年级理科研训组主任王从庆告诉记者,分层教学不是设置快慢班,三个班每节课的授课内容是一致的,区别在于授课的难易度。在没有分层教学时,教师授课难易度放在中等偏下,否则基础薄弱的学生无法适应。但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则有些“吃不饱”。
实施分层教学后,AB班的教学难易度升到中等偏上,C班由于人数少,教师可以就学生基础薄弱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地训练,甚至就个别学生的情况进行专项训练。从本学期的随堂测试来看,C班绝大部分学生的成绩都得到提升,课堂成效相当显著。
王从庆认为,分层教学离不开“小班化”。只有在人数较少的基础上,才可以开展分层教学,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实际需求,解决他们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目前,“对于学校的分层教学,家长都很满意。”
“导师制关注每一个学生”
“学习生活中遇到任何烦恼,都要跟我说一声。如果不好意思,可以写张小纸条给我。”七年级部年级主任张鹏飞,再一次向自己担任导师负责的学生强调。
“学生成长导师制”,是华师大系列学校的育人特色之一。教师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外,还负责担任几名学生的导师,从思想引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学习辅导、兴趣培养和人生规划等六个方面,全方位帮助学生成长。
张鹏飞告诉记者,作为学生导师,他比较关注学生出现的各类变化。例如成绩突然下降、情绪高低起伏、人际关系出现纠纷、宿舍卫生变乱变糟等等。出现此类情况,他就以导师的身份,向班主任、任课教师了解学生近况、分析原因,再找到解决的办法。“某种程度上,我们导师就是孩子在学校里的‘父母’”。
与父母相比,导师制还有一个便利,就是学生在校的大小事情,导师都会有效掌握。甚至有些心里话,也会与导师说。这与回家选择性地告诉父母大不相同。在掌握学生各类情况后,导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小纸条”的做法,就是张鹏飞根据学生实际提出来的,且迅速起到作用。某天一位学生通过“小纸条”反映,有同学经常给他起外号,心里很不舒服。在了解相关情况后,张鹏飞一方面通过谈心解决了双方的小矛盾,同时将此类情况告知其他导师,劝诫其他学生不要有此类行为。
“十多岁的孩子,正是思想意识快速成长的时刻,他们身上可能发生任何事情。身为导师,必须时刻掌握这些细微的变化,尤其是心理方面。如果有不好的苗头,早发现早解决。”张鹏飞说。
“为学生和教师成长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可能,一直是我个人治学的追求。”华师实验校长王万青告诉记者,希望师生在校期间,能够“心中有奔头,手中有事做,身边有朋友,实践有方法,脸上有笑容”,享受教育,发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