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莹平
蛇年春节前后,中国人工智能企业DeepSeek横空出世,掀起全球AI技术新热潮。其凭借“高性能、低成本、全开源”的独特优势,为决策者提供了智能化、精准化的决策支持。在这一背景下,各行各业纷纷抓住技术革新机遇,政府部门也加速推进AI技术融合实践,政务系统引入人工智能,推出“AI数智员工”,全社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趋势日益明显。
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数字化浪潮的席卷,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为基层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要求。理论宣传工作面临“快、短、精”的新需求和新局面。基层理论工作不仅要保持“面对面”传播的传统优势,更要紧跟时代步伐,掌握“人工智能+理论宣传”新技能,充分利用新技术,破解基层理论宣传方式单一、宣传质效不高等痛点,让党的创新理论借助AI科技“东风”,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AI赋能内容革新,增强理论宣传吸引力。理论对基层群众来说,往往晦涩难懂,而基层宣传工作也常常流于照本宣科。如何将“晦涩难懂”转化为“通俗易懂”,一直是基层工作中的一大难题。人工智能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无限可能。通过在AI端口输入理论政策关键词,并设定使用场景,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能迅速将生硬的理论文字转化为接地气的方言快板、情景短剧脚本等,以创新的表达方式和多样化的呈现形式,推动理论宣传更贴近群众、更接地气,让理论宣传更具吸引力。
AI助力受众广覆盖,提升理论宣传针对性。理论宣传的受众群体层次多样,难以实现全面覆盖,政策需求的匹配也存在困难,导致理论传播效果大打折扣。AI技术的发展为提高理论宣传的“精准化”和“分众化”提供了便利,助力理论宣传成效最大化。AI具备出色的数据收集和处理能力,能为受众群体精准画像,根据不同受众的行为数据进行个性化的内容推送和互动,突破“信息茧房”。如针对老年群体,推送文艺化、口语化的理论内容;针对年轻群体,推送碎片化、趣味性强的短视频;针对上班工作群体,根据其作息规律,分时段、分内容精准推送,让理论政策潜移默化深入人心。
AI推动载体创新升级,增强理论宣传穿透力。AI直播虚拟场景为大众带来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这一技术同样可以应用于基层理论宣传工作。传统的基层理论宣传往往是“一对多”“我说你听”的单向传播模式,而AI技术通过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等技术,搭建沉浸式场景和虚拟现场,改变以往照本宣科、刻板说教的机械式宣传方式,使理论宣传更加新颖、更具穿透力。AI能实时识别并理解直播内容,生成与之匹配的虚拟场景,这些场景不仅栩栩如生,还能让受众随时发表看法、实时互动,主动参与理论宣传,真正实现理论宣传的高质高效。
将AI技术融入基层理论宣传工作,并不是要取代“老办法”,而是为理论宣传插上“科技”翅膀,充分利用其优势,探索更多创新思想理论传播路径和可能性,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成为推动实际工作、凝聚思想共识的强大动力。
(作者单位:东台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