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要闻
2025年03月10日

三峡新能源大丰项目获全国新CCER首签

自主创新的成套技术与装备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本报讯 (记者 张长虎 陆荣春 通讯员 左琛) 3月6日,全国新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迎来首次签发,其中三峡新能源盐城大丰有限公司H8-2#300兆瓦海上风电场项目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马洪琪评价:“突破我国海上风电高效、优质、低成本、规模化开发的技术瓶颈,自主创新的成套技术与装备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行业覆盖范围。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方面,“海上风电”“零碳园区”等被首次写入报告。我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发展海上风电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大丰区海岸线长112千米,海域面积5000平方千米,沿海及近海70米高度风速超7米每秒,是建设大型海上风电场的理想场所。三峡集团是国家大型公司,在新能源开发上有着丰富的经验。2016年3月,该集团在大丰成立三峡新能源盐城大丰有限公司,开展海上风能的研究与开发等。

与陆地相比,海洋气象预测、地质勘测及海上风电施工更困难,因此被喻为“全球电力科技竞争的新高地”。近年来,三峡新能源盐城大丰公司开展筒基础结构研究,让如同“筷子插入豆腐里”的风电桩在海底稳稳“扎根”。2021年,该公司离岸最远距离超80千米H8-2风电场在国内首次应用海上高抗技术,助力我国海上风电突破远距离交流输电瓶颈,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目标。该公司参与,由三峡集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申报的“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项目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今年2月28日,三峡新能源盐城大丰公司8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启动建设,这是我国当前离岸距离最远的海上风电项目,最远点离岸达85.5千米。该项目的建设标志着我国在海上风电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对于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项目投产后,预计平均每年可发28.42亿千瓦时清洁电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37.56万吨。

3月8日,三峡新能源盐城大丰公司海上风电场海上升压站里,利用激光自主导航,挂轨式巡检机器人沿着预定线路自动行驶,对升压站内各种仪器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24小时全过程监控。公司负责人赵素芬说:“挂轨式巡检机器人具备实时拍照、实时识别、实时报警等功能,实现了对海上升压站设施的远程自动巡检,进一步推进海上风电运维模式向无人化、智能化转变。”

手机扫码分享本文
没有上一篇了... ... 让非遗“活”出时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