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长虎
“自1963年起,我便开始收集宣传雷锋精神的文献,目前已收集书籍、明信片、宣传画等共计2.7万件。雷锋文献馆始终免费向社会开放。”3月2日,在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来临之际,“弘扬雷锋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雷锋主题读书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盐都区图书馆举行。盐城八旬老人夏天德应邀参加活动,并分享了他62年来践行雷锋精神的故事。
活动现场,一幅幅照片、一张张邮票邮品、一本本图书杂志、一枚枚书签、一块块纪念章……各式各样的雷锋文献、实物吸引了不少书友驻足观看。这些藏品均由盐城雷锋文献馆馆长夏天德提供,书友们被雷锋精神的新时代内涵深深触动。“弘扬雷锋精神,应该从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尽管已经80多岁,夏天德依然口齿清晰、声音洪亮。
1963年,18岁的夏天德还在中学读书时,便特地到新华书店购买了《雷锋的故事》《雷锋日记》两本书以及宣传雷锋事迹的连环画等,并在学校开设了“学习雷锋图书角”。20岁那年,夏天德到新洋农场插队劳动时,又在农场开设了“学习雷锋图书室”,带动知识青年和当地群众共同开展学雷锋活动。后来,夏天德招工进入盐城市胶鞋厂,又把“学习雷锋图书室”办到了工厂,无偿向工友、邻居开放,帮助周围的人学习雷锋精神。“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都应当薪火相传。”20世纪80年代初,夏天德发现有人说雷锋精神过时了,心里很焦急。因企业改制,夏天德夫妻二人提前退休。他加入全国雷锋联谊会,与各地联系收集宣传雷锋精神的文献,并经常到古玩市场、旧书摊“淘宝”。一次在北京古玩市场的地摊上,他意外发现《雷锋的童年》《战友忆雷锋》《永恒的雷锋精神》等12本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有关雷锋的书籍,夏天德一咬牙,花400多元把书全部买下。而当年,他们夫妻一年退休金只有3000多元。
2007年8月15日,夏天德在亭湖区五星街道老虎桥菜场旁租了两间房子,办起盐城雷锋文献馆,向社会免费开放,每年接待观众近万人次。为了让雷锋精神深入基层,夏天德还创办了“流动雷锋纪念馆”,花费3000多元制作了20余幅展板,到社区、学校、企业进行巡回宣传。他还积极发展雷锋文化收藏队伍,在我市乡镇建立了8个雷锋文献分馆。2008年,盐城雷锋文献馆被授予“江苏省青少年学雷锋教育基地”称号。
近年来,夏天德在开展线下活动的同时,还将雷锋事迹展览搬上网络。他不仅学习雷锋、宣传雷锋,还带动了许多人学雷锋、做好事。夏天德62年来无偿宣传雷锋精神,被誉为盐城的“活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