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岁序更替,华章日新。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谋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关键一年,也是盐城工业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
这一年,盐城工业经济劈波斩浪,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工信系统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在盐城考察时重要指示精神,以担当扛重任、用实干促发展,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紧紧围绕“四个三”工作布局,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向高攀升……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航道阔步前行。
这一年,盐城工业经济发展硕果累累,全市工业经济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集群培育成果丰硕、惠企强企成效明显、创新引领作用增强、以数强实全面深化、绿色制造显著提升,不断开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潮涌风正劲,扬帆向“新”行。
一组组亮眼的数据、一项项闪光的成绩,折射出盐城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进步的气象万千,为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实践提供坚强支撑。
绿能之都更彰显
盐常宿淮跨江组团晋级“国家队”
2024年,盐城携手常州、宿迁、淮安培育光伏产业集群,在“产业高原”上筑造“产业高峰”,成功创建光伏产业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填补我市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空白。产业基础坚实,集群规模占全国比重超过1/5,合作范围遍及美国、欧洲等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硅片、电池片、组件年产能分别占全国18.5%、34.5%、36.9%,电池片、组件综合产能盐城全国第一。光伏行业全国前10强的企业有8家在集群深耕。创新水平领先,拥有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等国家级技术创新载体15家、省级技术创新载体67家,PCT国际专利授权140个。天合光能自主研发电池组件29次创造和刷新世界纪录。设立45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引培体系集聚省部级人才计划入选者36名;绿色金融专项产品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超100亿元。绿色发展鲜明,坚持“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推动“风光氢储”融合,实行风光渔立体开发模式,集群建设4个零碳产业园,正泰新能源盐城基地获国际零碳工厂认证,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在集群设立区域中心。盐城绿电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超60%。
集群培育更强劲
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实现零的突破
2024年,全市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紧扣“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目标,突出县区特色优势,畅通协同创新机制,聚焦配套上下游产业链,坚持培优企业和做强产业一体推进,集群培育取得突出成效。建湖县油气钻采井口装备产业坚持“特色化建设、专业化集聚、品牌化运营”原则,构建开放合作、融通发展、协同创新的机制,形成了龙头企业的引领和骨干企业的带动、中小企业配套发展的良好态势,展示出集群企业产业链供应链的强大发展韧性和生机活力,获批2024年度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实现我市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零的突破。盐都区智能基础零部件制造产业集群、盐城市射阳县新纤维高端纺织产业集群、盐城市亭湖区烟气处理环保装备产业集群、盐城市滨海县石油机械流体阀门产业集群、盐城市阜宁县环保滤料产业集群等5家获批2024年度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新增集群数与苏州、泰州并列全省第一,累计建成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9家,列全省第二。
支撑产业更坚实
汽车产业重返“千亿”规模
2024年,全市汽车产业实现开票销售1001.5亿元,同比增长13.8%,全年整车产销超31万辆,产能利用率较2023年提升15个百分点,重回千亿规模。支持龙头企业转型发展。支持悦达起亚实施新能源转型和打造出口基地两大战略,实现近八年来首次扭亏为盈。1至12月份,悦达起亚累计产销汽车24.1万辆、24.8万辆,同比增长58.8%、49.2%;其中出口销售17万辆,同比增长97.9%,累计出口超30万辆,位居国内合资品牌第一。新能源汽车销售11469辆。帮助一汽盐城分公司完成企业和产品“双准入”,协调利用起亚涂装车间加快释放产能,首款车型奔腾小马全年产销6.2万辆,位列国内10万元以下纯电动车销量榜第6位。组织开展供需对接活动。举办盐城·无锡汽车产业合作、盐城·铜川整零对接等供需对接活动,持续提升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水平。悦达起亚底盘、内外饰、车体三大组件的本地配套额占比80%以上。引导零部件企业“多品牌、多部件”配套,超过100家企业进入特斯拉、理想、小米等头部车企供应链体系。加快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加大配套充电设施建设力度,充电设施运行监测平台共接入建设运营单位60家,2024年全市充电桩共计5022台,其中直流充电桩3813台,交流充电桩1209台。
培优企业更稳健
专精特新企业数再创新高
2024年,全市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紧紧围绕“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目标,坚持扩增量、优存量、提质量,出台《盐城市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通过分类培优、创牌引领、强基赋能、链群发展,统筹多方资源协力推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持续增长。2024年,全市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增35家,累计达96家,新增数较去年增加2家、全省第六,累计数全省第七,全省排名实现双进位;富乐华、天一、苏盐、圣泰等4家入选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小巨人”企业,获得中央财政资金综合奖补。2024年两批次合计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2家,累计达1026家,全省第六,全省占比7.1%,新增数、累计数全省排名均前进一位。全年新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194家,累计达3416家,新增数全省第四。
以数强实更全面
“智改数转网联”推进度全省第一
2024年是“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计划收官之年,我市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业施策,深入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三大行动”,做强新质生产力数字引擎,助力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智改数转网联”推进度16.54%,全省第一。“智改数转网联”实现全覆盖。制定实施2024年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重点工作清单,分解落实年度2000个“智改数转网联”项目,推动各县(市、区)对标对表,清单式抓落实,实施改造项目2506个,规上企业改造实现全覆盖。加大供需对接力度。梳理行业内认可度高、适用性强的软硬件产品,通过供需对接会、路演推荐等方式,推动供需两端精准对接合作,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全市组织各类数字化推进活动30多场,服务企业超过1000家次,市县两级全年共发放“智改数转网联”奖补资金1.6亿元。构建“数实融合”生态。新创成五星上云企业、省级工业互联网、省智能工厂、省智能车间平台分别为245、20、29、178家,分别位列全省第一、第一、第二、第三。构建“1-3-6”低时延圈,优化完善至长三角重点城市网络链路。持续扩大企业外网整体容量和综合业务支撑能力,提升网络覆盖范围和服务水平,全市累计建成5G基站超1.5万个。
产融合作更有力
入选国家产融合作第三批试点城市
2024年,盐城成功入选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聚焦“5+2”战略性新兴产业和23条重点产业链,逐步建立深度融合的多层次、多渠道、全周期的金融支持和保障体系,金融对产业贡献度不断上升的产融合作良好态势基本形成。产融合作纵深推进。强化市县联动、部门协同,全年举办制造业金融对接、供需对接等“十链百场千企”活动103场次,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入驻企业11.54万户,撮合贷款1.87万笔,金额870.2亿元。创新专精特新贷、科技贷等金融产品,有力推动优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截至11月底,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1254.6亿元,同比增长12.9%。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775.9亿元,同比增长26.3%。重点项目加快建设。1至12月份,全市683个新建技改项目实施673个,完成投资1561.8亿元,新开工项目394个,373个项目竣工投产,其中186个项目年内完成开工、竣工。1至11月份全市完成工业投资2008.4亿元,同比增长8.9%,拉动全市固投增长4.9个百分点;完成工业技改投资483.2亿元,同比增长12.7%,全省第二。
绿色发展更高效
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新增数全省第一
坚持以改革增动力、以绿色促转型、以低碳树标杆,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紧工业经济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不断厚植新型工业化生态底色。推进绿色化。贯彻绿色工厂梯度培育办法,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健全标杆梯度培育体系,壮大制造业绿色化发展领军力量。盐城环保高新区、大丰港开发区、射阳港开发区等3家园区入围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名单,新增数全省第一;累计建成6家,全省第四。11家企业入围国家级绿色工厂名单,新增数全省第三;累计建成28家,全省第六。推进低碳化。出台工业领域及重点行业碳达峰方案,健全能耗强度目标管理、调度推进等工作机制,“十四五”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0.2%。实施节能降碳行动计划,推广“监察+诊断+改造”模式,市级层面重抓能耗前30企业、县级推进127家能耗5000吨标煤以上企业节能改造,节约能耗10万吨标煤以上。推进循环化。出台再制造工作方案,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通用装备、风电装备再制造,扎实推进废钢铁、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等行业规范管理,9家废钢铁加工企业全部通过工信部复核,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年处置能力达15.5万吨。新增国家重点用水企业、园区水效领跑者各1家,实现“零的突破”。
链式发展更深入
“十链百场千企”助力强链补链延链
聚焦“5+2”战略性新兴产业和23条重点产业链,分产业链、分区域、分类别组织开展重点产业链“十链百场千企”系列活动,推进产业链与供应链、资金链、创新链、服务链深度融合。全年共组织开展各类“十链百场千企”活动103场次,其中市级层面组织开展了42场次,县(市、区)组织开展61场次。产业链供应链协同配套。市县联动,围绕重点产业链举办各类供需对接活动62场次,编印产品、人才、金融等供需手册17本,发布各类需求986条。打造盐企通综合服务平台供需对接专区,入驻供应商超1.4万家,发布需求超6200条,推动600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产业链资金链融通发展。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加速布局供应链金融,共举办政银企对接、项目投资推介等对接活动15场次,推动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23家金融机构发布27个产业链专属金融产品,“盐链保”支持服务119家链上企业,担保融资规模12.7亿元。产业链创新链融合赋能。深入开展产学研用“十百千万”行动,组织重点产业链198家企业走进26个城市86所高校院所;邀请上海交大、东南大学等72家高校院所专家教授来盐交流,双向征集高校成果和企业需求7792项。制定“人才强链”行动方案,实施重点产业链骨干企业名校优生计划和青年科技人才托举行动。
惠企服务更便捷
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更趋完备
2024年,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围绕服务工业强市战略这一总目标,不断推动服务供给与服务需求有效对接、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相互补充,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企业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三级服务中心基本建成。按照市级中心为龙头、县级中心为节点、镇街(园区)中心为窗口的功能定位,初步构建了全市企业服务一张网。优化拓展盐城市中小微企业服务联盟服务领域,整合汇集智改数转、金融、知识产权等22个功能性专委会,为企业提供高效化、精准化、专业化的服务,连续五年获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表彰。助企服务队伍不断强化。整合现有基层、企业服务力量,按属地为主、分级选派的原则,推动岗位前移、服务前伸,实现助企员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共计2881名干部挂钩覆盖4492家规上工业企业。开展各类服务企业活动。深入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分行业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发放“盐商卡”143张,争取兑现国家、省、市政策资金5.15亿元。通过搭建创新成果对接、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创新创业大赛、产融对接等活动平台,打通企业创新链、资金链;采取免申直拨的方式,兑现4583.2万元专精特新创牌奖励,激发企业创牌热情。
新质发展更活跃
先进技术成果转化“江苏行”(盐城站)活动成功举办
先进技术成果转化“江苏行”(盐城站)活动以“共育新质生产力、共创转化新未来”为主题,于2024年9月26日在盐城成功举办。开幕式上,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盐城分中心正式揭牌;12个具有代表性的成果转化、产业研发项目成功签约;中国船舶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作成果转化报告。活动的成功举办,开启了我市军企合作、军地对接的新篇章,全市军民协同发展取得新成效。打造军企合作新高地。活动结合盐城产业特色,因地制宜发布、推介300余项先进成果,成功促成12个项目签约落地,不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有力带动我市科技创新原动力。搭建军地对接新平台。汇集十大军工集团、华东片区军工代表等近百位高层次人员参加,扩大了军工单位“朋友圈”。通过拜访中国船舶、航天科工等军工集团及科研院所,加快先进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来盐招引。协同发展取得新成效。积极开展民口配套企业政策宣贯和信息咨询工作,全市相关企业数量和规模稳步提升,形成了以船舶配件、机械装备、材料防护为主导的协同发展格局,推动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向深度发展。
202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做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重任在肩、使命如炬。全市工信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扣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全力以赴拼经济、促发展、提质效,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通讯员 陆嘉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