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卫青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重心。基层治理关乎群众美好生活,关乎社会公平正义,关乎社会稳定和谐。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近年来,阜宁县罗桥镇持续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着力探索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
聚焦“有能力”干事,精准优化治理队伍。调优组织设置,筑强基层堡垒。按照“基层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纵向管理链条,调整基层党组织设置,选择在群众中有一定影响力的老干部、老党员等担任网格党支部书记和中心户,将带头参与基层治理列入党员考核清单,让每个党员都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基层的“一面旗”,形成“党组织发动、党员带动、群众互动”的工作局面。做实“头雁文章”,拓宽用人渠道。将“政治素质好、协调能力优、带富能力强”作为村干部主要选拔标准,选择负责任、有公心、善管理、有闯劲的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等担任村干部,并积极组织开展村干部全覆盖培训和学历技能“双提升”。积极稳妥推行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提升“一把手”,带动“一班人”,激活“一个村”。突出治理创新,注入发展活力。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鼓励基层党组织守正创新,勇闯新路,紧紧围绕各个村(社区)人群构成、地域文化、群众需求等,打造“党建小屋”“木兰户织工坊”“长者幸福食堂”等“一村一品”的微治理、微创新,最终汇聚形成百花齐放的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下的基层治理新模式、新路径。
突出“有本领”谋事,持续提升治理水平。“微调解”拓宽基层治理“新渠道”。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共建共治,推进基层治理、化解群众纠纷“新路子”,不断完善基层党组织体系。依托基层党组织、共驻共建单位,调动资源整合力量,发挥辖区警务室等职能作用,不断延伸基层治理触角,切实把群众揪心、烦心、堵心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微自治”打造基层治理“新引擎”。积极引导居民关心公共事务,激发参与意识,实现共商共议、共建共享。依托基层民主协商议事机制,对收集到的居民诉求进行分类汇总,组织“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推动解决村庄环境、治安维稳、基础设施修缮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从而带动居民有序参与社区治理。“微服务”迸发基层治理“新活力”。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员活动室等贴近群众的“家门口”服务点,为群众提供丰富多样的服务内容,包括政策咨询、文化活动、防诈宣传、环境整治以及安全隐患排查等,实现服务的多元化和精细化。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发挥“三长”、志愿者、网格员、辖区老党员等力量,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他们人头熟、情况明的优势。
坚定“有激情”成事,不断放大治理效能。突出思想政治引领。突出党组织和党员带头坚持学理论、学思想、学方法。基层党组织采取邀请理论专家高端讲、组织百姓名嘴通俗讲等群众喜闻乐见、雅俗兼具的宣讲形式,让新思想、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把党的声音传递到百姓心坎,让百姓听得懂、听上瘾,真理解、真认同。建立“有事好商量”机制。坚持问题导向、民生导向,选择群众呼声高、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小情等共性问题协商议事,让群众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基层党组织发挥组织功能,引导社区治理各方平等交流对话,群策群力、凝聚共识,求解群众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推行共富工坊拓宽治理路径。按照“党委牵头,政府推动,部门组织,市场运作,经纪人带动,百姓参与”的运作模式,采取“党建+、支部+、党员+”的形式,打造共富工坊,把群众的兴奋点、注意力转移到家庭增收上。让闲置劳力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构建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框架下的“政府牵头联盟、企业定向发单、村级对接劳力”的产村融合、数字赋能、美丽乡村建设的新路子。
(作者为省委党校第34期乡镇党委书记进修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