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乃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专章强调推进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市委八届八次全会强调,要紧跟绿色低碳“大趋势”,健全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标志性成果。盐城作为全国农业大市,在推进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发展的新时期,进一步健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加快形成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是高水平建设农业强市的必经之路,应依托生态优势和资源禀赋,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全面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是系统工程,必须整体谋划部署、重点推动落实,深化与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合作,健全完善政策保障、科技创新、质量标准、人才培养、监管评估、全民参与等体系机制,探索形成具有盐城特色的农业绿色低碳发展路径。
建立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保障机制。整合现有各类政策,建立涉及耕地地力、科技人才、金融保险、财政税收等系统完备、覆盖面广的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着力推动农业资源保护利用、面源污染防治、绿色低碳产业链构建等重点任务,高水平建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加大对农业绿色低碳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金融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创新多元化绿色信贷产品,除传统业务外,对绿色生产、绿色加工、绿色流通、绿色消费等领域新增信贷支持业务,以多元化信贷服务推动农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完善社会资本参与机制,发挥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在农业技术、经营管理、市场信息等方面的优势,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业资源节约、动物疫病净化和生态保护修复等领域。
完善支持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汇集省内外权威农业科研资源,依托院士工作站、产业研究院及国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等载体平台,着力开展绿色导向技术模式科研攻关,推动形成政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农业绿色科技支持体系。支持农业科技转化示范基地和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快良种良法产业化开发,提高优良品种覆盖率;集成推广绿色高效化肥农药施用新产品、新技术,减少施用总量;示范推广生态养殖、发酵处理、绿色种植、精深加工等畜禽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加快构建绿色种养循环体系;持续推进以稻麦为重点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模式,联合攻关秸秆高值化利用技术难题,拓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渠道。
建立绿色农业标准体系。强化生产全过程管理,提升标准化生产服务水平,制定畜禽屠宰、饲料安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产养殖尾水排放等地方标准,构建覆盖产地环境、品种种质、投入品管控、产品加工、储运保鲜、包装标识、分等分级等全环节标准化生产体系。做强绿色农产品品牌,依托射阳大米、东台西瓜、响水西兰花、阜宁黑猪等区域品牌,在品牌名称、企业标识、推广标语上做足特色,不断创新营销方式,培育市场知名度响、消费忠诚度高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提高中高端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盐”字号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强化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管理,规范生产管理记录,建立健全生产管理档案,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探索开证主体信用评价机制,提高产品质量自控能力。
健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人才培养机制。加大新型主体培植,落实《关于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着力吸引一批有乡愁的“农二代”、引进一批有学历及能创新的“农创客”,支持领办创办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绿色生产规模化水平与现代化水平。抓好农技人才培养,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和农技人员培训,增设绿色低碳发展理论和现场观摩课程;与科研院校合作,定向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农业复合型人才参与农技推广,优化基层农技人员年龄和学历结构。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树立绿色生态发展观念,转变传统大肥大水等落后生产技术,推广应用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推动可持续发展。
健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监管体系和评估机制。借助“盐农云”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使用数字化技术构建区域内全覆盖的监测网络和评估系统,对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使用情况、农作物秸秆处理和还田利用情况、农业灌溉用水消耗情况等进行监测,科学合理量化农业绿色低碳发展评价指标,实时监测报告,及时发布预警。根据我市农业发展特点,研究制定农业碳排放核算认证体系,推进响水西兰花等更多低碳农产品的碳标签认证工作,构建农业碳排放配额交易平台,完善碳排放权市场交易运行机制。加快编制“十五五”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规划,科学制定农业绿色低碳发展考核考评办法,将考核结果直接挂钩各县(市、区)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并依据实践需求动态完善考核考评体系。
实施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全民行动。结合美丽盐城建设等行动,全面加强全社会宣传引导,充分调动政府、企业、农户等各方力量参与农业绿色低碳发展,贯通投入品绿色生产、加工流通绿色循环、营销包装低耗低碳、生活方式厉行节约等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环节,在全社会形成合力。加大低碳农业技术推广力度,利用广播电视、科普下乡、专题讲座、科普培训等方式,广泛宣传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现实意义和技术路径。引导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把握绿色低碳发展趋势,积极参与绿色低碳技术推广、粪污资源化利用、智慧农田建设,带动更多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绿色低碳转型。
(作者为市委党校第7期选调生培训班学员、市农业农村局四级主任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