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2024年10月31日

大丰

向“绿”焕新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记者 夏恒瑾 曾路婵

漫步深秋的滩涂海边,洁白挺拔的风力发电机与追光逐日的光伏发电板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动人的绿色能源画卷……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和国际湿地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丰区坐拥1200多平方公里的生态红线面积,拥有海洋、湿地、森林等丰富的碳汇资源。

近年来,大丰区坚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依托资源优势、创新驱动,将海上风电作为绿色低碳发展的主攻方向,加速培育风电、光伏、氢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以海上风电为主导的新能源产业集聚,共同谱写一曲“风光”无限的绿色发展新篇章。

能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战场。在大丰港零碳产业园,绿电物理可溯源成为现实。经过改造的电力设备能够完整记录每一度电的来源,实现绿电的精准管理。

稳定、可溯源的绿电是大丰港零碳产业园打造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竞争优势,通过能源清洁化、产业绿色化、设施低碳化、管理智慧化、认证国际化,持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和配套服务能力,打造国际合作产业项目承载区、绿电绿证交易先行区和绿色转型低碳发展示范区。目前,园区已成立碳智信公司,与BSI、RMI、I-REC、CQC等16家国际国内权威机构合作,推动绿电溯源、碳足迹认证与国际接轨,为园区企业提供零碳全生命周期服务。

“我们企业风电业务已遍布全球六大洲43个国家,出口机组容量占全国风电机组总出口容量近50%。”江苏金风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宁海峰介绍,落户大丰多年,金风科技以“成为全球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整体解决方案行业领跑者”为发展目标,已发展成为一家集大型风电机组及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出口、海洋服务、培训于一体的绿色科技型企业。

巨大的风叶捕捉着海风的力量,浩瀚海洋里蕴藏着无限机遇。大丰区风电资源禀赋优异,海岸线长112公里,海域面积5000平方公里,近海10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超7.6米/秒,远海接近8米/秒,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可达3000小时至3600小时,是建设大型海上风电场的理想场所。金风科技、中车电机等风电行业领军龙头企业“追风而来”抢滩大丰沿海,在这里形成风电整机及配套产业研发制造运维服务一条龙的全产业链条。

截至目前,大丰已建成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新能源科创园、金风科技大型直驱永磁海上风电机组检测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省海上风电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海上风电设计制造与优化并网工程研究中心及江苏中车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分中心等国家、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6个,国家级、省级品牌35个。与盐城工学院、金风科技合作共建的新能源产业学院在大丰挂牌开班,获批全省首批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海上风电培训中心已发展成为国内唯一集海事、应急管理与GWO三位一体的培训中心,培训资质获得国家海事和应急管理部门认可。海上风电培训中心和新能源产业学院已培训培养专业人才超5万人次。

江苏金风成功入选国家能源局“十四五”第一批“赛马争先”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名单,同时被省发改委授予省级创新平台;江苏中车自主研发的18兆瓦海上漂浮式中速永磁风力发电机成功下线,是目前国内最大功率漂浮式中速永磁风力发电机;江苏金风荣获2024年度“全国五一劳动奖”;江苏双瑞成功入选工信部全国首批5G工厂名录……科技创新不仅开启了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门,更为大丰区风电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注入澎湃动能。依托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新能源科创园、金风科技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研发创新平台,大丰持续吸引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领军人才团队入驻,不断攻克海上风机大型化、轴承类及传动系统等核心部件研发测试、叶片翼型设计等行业关键技术,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海的文章,大有可为。在盐城海洋生物产业园,另一场关于海洋的新兴产业革命正悄然兴起。走进江苏明月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清新的海藻味扑面而来。在这里,进口海藻原料浸泡24至48小时后,会被消化、冲稀、过滤、漂浮,成为一种增稠剂——海藻酸钠,其是美妆、保健、食品等各类生物制品的主要原料之一。

曾经被视为废弃物的虾蟹壳,用酸碱提取,在提取釜中缓缓释放出珍贵的甲壳素资源;以海洋活性物质红藻为原料,全球一流的卡拉胶、琼脂生产基地正在形成……“我们正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海洋可再生能源主攻海上风、光、氢能等产业,海洋生物则聚焦医药、食品、新材料、保健品等领域。”大丰区发改委主任陈小龙介绍,今年上半年,大丰又有11个海洋产业项目新开工,数量居盐城第一。

发展海洋经济,不仅对环境有要求,对“碳文章”也提出了考验。大丰港零碳产业园开发了“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新型电力系统,做到“每一度绿电可溯源”。“园区汇集绿电、就地消纳,让企业用上均衡、稳定的绿电;而绿电物理可溯源,则提升了企业的海外竞争力。”大丰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吴慧露介绍。

产业强海、科技兴海、生态护海,大丰向海图强路径清晰。大丰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奋进姿态,正聚势汇能打造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蓝色”增长极,把大丰建设成全市沿海崛起的龙头、全省绿色低碳发展的样板。

手机扫码分享本文
打造淮河黄金水道 推动沿淮高质量发展 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群众信访举报受理方式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