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2024年10月18日

“对话‘新农人’ 看见‘新丰景’”系列报道之九

张立仲:种养一体化 环保又高效

□记者 范进

“我从1995年起从事生猪养殖,经过近30年摸爬滚打,创办3个存栏都是近5000头的标准化猪场,探索出种养一体化新模式。”张立仲站在标准化猪场前,笑眯眯地对记者说。

张立仲是滨海界牌镇大于庄村人,通过生猪养殖,他不但自己走上致富路,还提供就业岗位30多个,带动乡亲创收。

“创业初期,大量猪粪清运成本较高且气味难闻,附近村民颇有微词。”张立仲说,当时猪粪的处理令他十分头疼。后来在一次与技术专家交流中得知,许多大型养殖场都在发展种养一体化模式。经过比较筛选,张立仲选择了“生猪—玉米—渔业”模式,种植玉米为生猪和鱼类养殖解决部分饲料,养殖业产生的粪便等废弃物作为有机肥返回种植业。

“猪只能消化吸收食物中20%至30%的营养成分,因此猪粪是营养丰富的鱼饲料。”张立仲介绍,猪粪入塘前经过堆肥发酵处理,大大减少了气味的散发。“这种模式能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在张立仲的养殖场,建立了1200立方米的沼气池。他把生猪粪便、秸秆等废弃物排入池内,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沼液、沼渣,沼气可供发电发热,沼液和沼渣再经过处理后既可还田作肥料,也可入塘当作鱼饲料。

“我们通过种养一体化模式,使农业生态系统内各种物质实现良性循环、多级转换利用,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减轻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张立仲说,“作为新时代的‘新农人’,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生产的优质、高效、低耗。”

手机扫码分享本文
常盐工业园全力冲刺四季度 持续改革创新 高昂发展“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