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2024年10月13日

让健康盐城幸福可“盐”生活可甜

——“强富美高”新盐城现代化建设系列报道之八

□记者 姜琰 杨扬

连续三年蝉联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紧密型县域数字化医共体建设经验获得国家卫健委的充分肯定和推广,卫生健康和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百姓看病就医方便可及、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健康盐城”建设,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每年80%左右财力用于民生支出,把保障好人民健康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健康盐城”更有“温度”、民生答卷更有“厚度”。

公共医疗服务拉高线

无论是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市中医院的“中医药文化健康夜市”,还是市第三人民医院的“沪苏专家周周来”……打开我市各大医院的微信公众号,类似的健康惠民医讯频频出现。

对百姓来说,“健康盐城”不是一个口号,而是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的实惠。“办人民放心的医疗,描绘的是病有良医的美好期盼。”市卫健委主要负责人王正介绍,目前,全市公立医院与北京、上海等地95家知名三甲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建成院士工作站5个、名医工作室362个。周周有名医、月月有“大咖”,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这一愿景正稳步向前推进。

截至2023年底,全市拥有卫生计生机构357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3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个,妇幼卫生机构10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4.42万张,卫生技术人员5.38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21万人,注册护士2.24万人。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35.4%,群众健康得到更好保障。

2023年,市政府投入1.2亿元,将医疗机构内涵提升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新增三四级手术20537例,完成163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智医助理协同服务部署,公共场所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AED)2254台,普及应急救护培训5596人次、AED和救护员持证培训3024人次,有力有效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医卫体制改革惠民生

深化医改关乎民生、牵动民心。

为真正达到“大病不出市、小病就近看、未病共同防、群众更健康”的目标,盐城擘画数字化医共体建设的清晰“路线图”:到2024年底,5个县(区)完成数字化服务“十张网”建设,实现集中建设、集中办公、集成管理;到2025年底,组织管理、投入保障、人事编制、薪酬待遇、医保支付等支持政策进一步完善;到2026年底,紧密型县域数字化医共体实现全覆盖,全市基层诊疗量占比达68%……

“村村可以做心电图,镇镇可以做CT,智慧急救上车即入院,审方中心每方必审,医护调度四送上门。”东台市卫健委主任崔海说,自2022年启动数字化医共体“十张网”建设以来,东台将2个龙头医院、24个镇卫生院、341个村卫生室(站)聚合成紧密型医共体,以“数字健康驾驶舱”为载体,建成区域检验、网络心电、影像会诊、智慧急救、集中审方、医护调度、医保监测等“十大中心”,打通医疗机构之间的“围墙”,实现“一键点击”优质资源瞬间集聚。

今年,国家卫健委三度选址东台,先后举办全国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政策培训暨经验交流会,并在盐城举行新闻发布会推广东台经验做法。“东台医共体建设为国家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探索了道路和路径,特别是集中审方中心等创新做法值得学习和推广。”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司长傅卫深有感触。

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上,我市也下足了功夫。近年来,我市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深入推进医疗保险扩面征缴,全力构建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大病保险为补充,医疗救助为托底,“江苏医惠保1号”等普惠性商业医疗保险协调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截至8月底,全市基本医保参保人员达701.5万人,参保率持续稳定在98.5%左右。一系列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将更好守护群众的生命健康,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民健身风尚润民心

孩子们欢闹着踢球、单车青年在“破风”骑行、老年人开心地跳着广场舞……这是盐城夜晚里最寻常不过的生活图景。

“去哪儿健身,是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市体育局主要负责人徐丹介绍,我市连续10年将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截至2023年底,全市体育场地30949个,体育场地面积3162.15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4.73平方米、位居全省第一。其中,全市体育健身设施11464个,健身房(含社区健身中心、体能训练馆)2499个、面积47.31万平方米、全民健身路径场地6259个,健身步道2706个、长度4142.5公里。

设施场地问题解决了,“动起来”的步伐才能更从容。从“盐马”回归,到“市第六届龙舟赛”接力,再到承办中华龙舟赛;从改造、兴建体育主题公园、口袋公园,到推动学校体育场地开放、有效利用废弃厂房,将“边角料”变为“幸福地”,人人参与运动、全民乐享健身的氛围愈发浓厚。2023年,全市举办各类赛事活动1300场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达42.3%,国民体质合格率达93.5%,位居全省前列。

“运动是良医”。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体医融合”,成立省内第二家三级综合性医院挂牌的体育医院。通过整合市中医院资源,依托运动医学科、健康管理中心、运动康复中心三大科室,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疾病预防、健康宣教、运动干预、运动创伤诊疗、运动康复的多专业一体化体医融合新模式。一张张“运动处方”、一份份“健康档案”,架起“体医融合”的桥梁,有效地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如今,以全民健身风尚赋能全民健康,正成为我市增进民生福祉不可或缺的调味之“盐”。幸福可“盐”、生活可甜已成为“健康盐城”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手机扫码分享本文
法媒联手唤回诚信良知 吴邦国同志遗体14日火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