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版
2024年09月04日

一个人 一份报 一座城

彭雪枫将军塑像

解放宿县县城战斗示意图

联合采访小组记者采访宿州市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宋建国

雪枫公园革命烈士纪念碑

雪枫小学彭雪枫中队队旗

记者与学生们交流

□本报记者 姚梦 李林彦 现代快报记者 姜振军

一个人,如何让整座城纪念至今?一份报,创刊86年如何本色不改?一座城,如何将红色基因传承至今?

8月下旬,由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现代快报社、新四军纪念馆联合开展的“砥砺初心使命 接续红色华章”追寻新四军足迹大型全媒体新闻行动走进安徽宿州,感受当地独特的红色文化。


追寻足迹“共产党人好榜样”

“雪枫公园”“雪枫路”“雪枫社区”“雪枫园林绿化有限公司”“雪枫集团”……走进安徽省宿州市,随处可见著名的军事家、指挥员彭雪枫将军的名字。对于当地老百姓来说,这位昔日新四军第四师的师长,是宿州新四军红色文化最具象化的象征。

1941年1月6日,皖南事变发生,同月28日,八路军第四纵队奉命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彭雪枫任师长兼政委。5月,第四师转移到皖东北地区,自此与宿州紧密相连。

1942年至1943年,彭雪枫与邓子恢、张震、吴芝圃等坚持敌后抗日战争,纵横驰骋,浴血奋战,取得了著名的33天反“扫荡”斗争的胜利。新四军第四师进行了大小战斗3760次,累计歼敌四万八千余人,取得了敌我伤亡比例5∶1的辉煌胜利。1944年9月11日,在河南夏邑东八里庄的战斗中,彭雪枫将军亲自指挥战斗,正当战斗胜利结束时,不幸被流弹击中,英勇殉国,时年37岁。

彭雪枫是抗日战争中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之一。在他的追悼会上,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朱德等对他的一生作出了高度评价:“中华民族英雄,共产党人好榜样。”

在宿州烈士陵园的中轴线上,迎面看到的就是高达8米的彭雪枫将军塑像。宿州烈士陵园管理处主任仇杰告诉记者,该陵园是开放式纪念场所,建于1951年,先后被国务院授予“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管理先进单位”称号、被民政部授予“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但对于当地老百姓来说,这里的名字简单又亲切:雪枫公园。

“1959年,我到戏校去报名。路过这里时,彭雪枫将军的塑像刚刚立起来。此后每年清明前夕,学校会组织我们来这里纪念烈士。第一件事,就是给彭将军献花。”在雪枫公园的长廊里,记者遇到了前来晨练的王家飞老先生。王老先生昔日在剧团司鼓,隔三岔五就会排关于彭雪枫的节目。

阳光正好,长廊里老人们唱起泗州戏,拉魂腔的调门一开,慷慨激昂的念白仿佛在诉说昔日彭将军跃马疆场的传奇。不远处,将军的塑像栩栩如生,默默注视着眼前的景象。

薪火相传拂晓精神 光耀千秋

彭雪枫将军生前有三件宝:骑兵团、拂晓剧团和《拂晓报》。《拂晓报》现为中共宿州市委机关报。

走进拂晓报社报史馆,迎面而来的是“拂晓精神,光耀千秋”八个烫金大字。《拂晓报》由彭雪枫将军于1938年9月29日创办。取名“拂晓”,意指光明即将来临。彭雪枫亲笔为创刊撰写了“发刊词”。

《拂晓报》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反映和报道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的艰苦卓绝斗争,多次受到新四军政治部的表彰奖励,毛泽东、刘少奇、陈毅、张震、张爱萍等先后为《拂晓报》题词。

“创刊之初,我军一无饷源,二无后勤供应,生活非常艰难,物质条件极差。既缺乏印刷工具,又缺乏油墨纸张。”宿州市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拂晓报社原社长宋建国告诉记者,为了办报,彭雪枫将军发动官兵献计献策,弄到两支铁笔、两块钢板、两筒油墨、一把油刷、一块木板和半筒“高乐牌”蜡纸。就靠这些最原始最简陋的设备,由阿乐、易河、单斐三位年轻人办起了报纸。

“彭雪枫将军本人能文能武,且非常爱惜文化人才。作为军事主官,他没有因为战事繁忙而只重视军事人才,相反,他紧紧依靠、团结知识分子,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这也是《拂晓报》能够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宋建国告诉记者,在《拂晓报》的办报历史中,小到一支铅笔,大到招揽一名人才,彭雪枫关心知识分子的故事随处可见。“关心知识分子,按照新闻规律办事,这样的办报方针,怎能不成功呢?”

值得一提的是,1940年初,《拂晓报》还通过宋庆龄主持的“保卫中国同盟”和“国际新闻社”,寄往东南亚各国以及新德里、巴黎、伦敦、华盛顿、纽约等地。资料记载,二战初期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一次万国报刊博览会上,《拂晓报》作为一份难得的敌后报纸参加展出,报纸以精美的编印效果得到欧美各地报人的盛赞,成为该报发行史上的传奇。

“作为一名新时代拂晓报人,我曾经参与重走拂晓路主题采访活动,追寻彭雪枫将军和新四军的战斗足迹,不断锤炼‘四力’,传承和发扬先辈的革命精神和红色基因。”拂晓报社三农新闻部记者彭序说。

红色笔记以英雄的名义

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离不开少先队员。记者来到宿州市雪枫小学,校门前镌刻有张爱萍将军亲笔题写的“雪枫小学”校牌,校园内矗立着彭雪枫将军塑像。

在该校的“彭雪枫烈士事迹展室”内,彭雪枫中队的少先队员向记者讲述彭雪枫将军的故事:学生时代、初上征途、长征路上、太原风雨、豫东烽火、淮北鏖战、西征殉国、哀祭忠魂……在少先队员声情并茂的讲述中,彭雪枫的形象高大又亲切。

“在我们学校,彭雪枫中队是第一中队,最最重要的英雄中队!”少先队员贾铠忆自豪地告诉记者,每当升旗仪式时,看着学校广场正中的将军塑像,每个孩子心中都油然升起一股自豪感。做人,就要做彭雪枫将军那样的人。

“彭雪枫将军和新四军第四师将士的故事,是我们学校面向少先队员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教材。”彭雪枫中队辅导员蒋闻玉告诉记者,该校目前已经汇编了一批校本教材,里面收录了许多彭雪枫将军的红色故事,用这些故事教育孩子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图片:本报记者 王焱 现代快报记者 刘畅 袁俊帆 摄

没有上一篇了... ... 没有下一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