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姚梦
从生趣盎然的麋鹿园到百鸟竞飞的条子泥,从智联网汽车试验场到零碳产业园,从高大壮观的LNG储罐到能源科创产业园……8月26日至28日,来自境内外35家媒体的50余名记者和摄影师齐聚盐城,参加“机遇中国‘碳’路盐城”中外媒体采风行活动,共同见证我市顺应双碳趋势,坚定不移走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做法和成效。
零碳景区 遇见美好
在大丰中华麋鹿园,一群群麋鹿悠闲地散步、觅食,有的将半截身子泡在水塘里,怡然自得。
在东台条子泥湿地,迎着凉爽的海风,中外记者透过望远镜寻找鸟儿的踪迹。“我看到白鹭了”“远处有一群麋鹿”“快来看,这是什么鸟”,在一声声赞叹中,鸟儿与人类和谐共生的画卷徐徐展开。
“我来过江苏很多次,但盐城还是第一次来。今天感受到盐城对于麋鹿、鸟儿的保护,我很震惊。”法新社签约摄影师艾伦表示,任何时候,保护环境和保护动物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盐城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大家借鉴和学习。
“中国很好地保护了这些动物,为它们提供适应的环境。这让我们很感兴趣,我相信我们肯定会有更好的未来。”中阿卫视记者阿思玛说。
零碳产业 未来可期
在大丰港零碳产业园,记者们被一站式“光储充”新能源充电桩站、会“报警”的垃圾分类储存箱、可边充电边休憩的光伏休闲凳等产品所吸引,相机的快门声此起彼伏。
大丰港零碳产业园将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生活融入园区建设,构建新型零碳生态圈。同时建立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机制,通过变电站、共享储能电站等设施为入园企业提供可溯源、稳定消纳的绿电。
在滨海港零碳产业园内,由产业园核心区、冷能综合利用示范区、零碳企业组成的“三位一体”格局已经初显。核心区已建成标准厂房16栋,总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能碳智慧管理平台一期已建成投用。
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项目是我国规模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记者们来到盐城港滨海港区,10个白色的大型液化天然气储罐整齐屹立海边,靠近储罐群的海岸,一艘超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正在进行接卸作业,大家被眼前的场景深深震撼。
“这是我第一次来滨海,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LNG储罐。滨海港零碳产业园以LNG冷能交换中心为枢纽,探索打造‘绿电+冷能’产业链的做法,令人耳目一新。”印尼安塔拉通讯社记者戴思佳表示,一切都太神奇了,有机会她还会再来实地采访。
“在这里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发展景象,中国在碳排放方面,努力做到零排放,让我印象很深刻,希望盐城发展得更美好。”韩国文化广播公司记者李苾熙说。
零碳+智慧 畅想未来
在位于盐都区的江苏怡宁能源科创产业园内,记者们亲身体验了该园区“绿色、低碳、智慧”的特点。园区部署的若干种“光伏+”形态,“多能合一”智慧路灯,楼顶、智能充电宝储能舱,充分利用地热资源的地源热泵等,都让中外记者倍感新鲜。尤其是该园区已建成的20多个系统工程组成的“区域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应用项目,其“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高比例新能源供应体系,让记者们大开眼界。
在盐南高新区的长三角(盐城)数字视听产业基地,文化视听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形态,更让大伙儿吃惊不已。尤其是带有绿幕功能的场景拍摄,让不少摄像记者感慨,如果有了这套设备,拍摄工作可以省不少力呢!
“大丰麋鹿园、条子泥湿地和东台黄海森林公园,让我们看到了保护生态保护环境的美好,而滨海、盐都等地的零碳产业,则让我们看到了盐城在新质生产力方面的追求。”现代快报社记者王菲说,作为一名盐城人,家乡的变化让她相当欣喜。
“这次行程安排得很紧凑,看了许多地方,见识了许多新技术。盐城是一个口岸城市,对内对外都很重要。这次采风活动,邀请了许多外媒记者,这对于树立盐城形象乃至未来的招商引资工作,很有帮助。”参考消息报社记者王大禹表示,通过这次采风,让他看到了盐城不懈的追求和开放的心态,这让他倍感欣慰。
记者获悉,作为国家首批、江苏唯一碳达峰试点城市,我市正抢抓“双碳”机遇,以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为破题之钥,通过先行先试零碳产业园、超前布局“风光储氢”一体化、加快绿色低碳前沿技术研发应用等,自觉扛起服务“双碳”的时代使命,加快向绿色低碳的道路发展,全力打造“风光名城,绿能之都”。
截至目前,参加本次采风的中外媒体聚焦城市特性、开展国际对话,先后推出采风报道70余篇,全面展示我市的绿色低碳之路,讲好中国“双碳”故事的“盐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