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2024年06月17日

探寻黄海之滨的“蓝色密码”

——宁波日报来盐开展“蓝色脉动——海洋文明探源”全媒体采访活动

□记者 刘君健 周冬晴

依海而生的盐城,拥有582公里的海岸线、683万亩的沿海滩涂、4550多平方公里的黄海湿地。得天独厚的资源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海洋文明密码和发展可能?

6月15日至16日,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一行5人来盐,联合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挖掘报道盐城海洋文明的精彩故事,探寻创新发展经验。

浩瀚的蓝色海洋,赋予盐城无限旖旎“风光”,也汇聚起城市澎湃发展动能。东台沿海经济区“风光渔”互补产业基地内,一座座白色风车列阵排向远方。登高远眺,风车下一排光伏电板鳞次栉比、熠熠生辉,成群的鱼虾在光伏板下嬉戏游弋。上有风力发电、中有光伏发电、下有水产养殖,壮丽的产业景观为沿海滩涂增添了一道亮色。

“将三个不同的产业集合到一个空间,真正实现了滩涂资源高效利用、效益最大化。”该基地按照集约集聚的开发理念,创新打造“风光渔”互补产业模式的做法赢得采访团连连称赞。

条子泥湿地是世界自然遗产地——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的核心区,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中心节点和关键区域。“远处就是条子泥720亩高潮位停歇地。”讲解员介绍,为帮助来条子泥湿地觅食的候鸟就近找一块躲避涨潮的歇脚栖息地,东台专门辟出720亩区域,开展微地形改造、湿地修复、环境整治并实行封闭管理,打造出国内第一块固定高潮位候鸟栖息地。

采访团走上观鸟平台,透过望远镜看去:一个个灰色的、白色的、黑色的自然精灵,或悠然闲逛或踱步觅食。“这边环境太好了,鸟儿都舍不得走。”采访团由衷赞叹,“‘720’模式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真实写照。”

十几只丹顶鹤从笼中飞出,展开洁白的羽翼,在空中盘旋,鹤鸣声绵长……在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访团与丹顶鹤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不时用镜头和笔触多维度聚焦、记录丹顶鹤之美。

弶港镇巴斗村是黄海之滨最靠近海边的一个小渔村,紧靠条子泥湿地与黄海森林公园。减船转产、退养还湿,如今的巴斗村通过加快文旅融合,发展滩涂养殖、旅游开发等多元化业态,走上了渔旅融合发展之路。

一路走、一路看,采访团零距离欣赏浓浓渔村风情、品生态发展之味的同时,还收获到一段“意外之喜”——遇见了在村中收购泥螺的宁波老乡金岳坤。62岁的金岳坤,和巴斗村已经有了几十年的“老交情”,每年6至8月份,他都会来到这里收泥螺。为什么选择来巴斗村?“早从我爷爷辈开始,就到这里做起泥螺生意。巴斗的泥螺品质好,味道鲜美,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金岳坤介绍,目前他每年在巴斗村收购泥螺两至三万桶,每桶一百斤左右,产品广泛销往浙江宁波、上海等地。

从古代兴灶煮盐、近代废灶兴垦到当代经略海洋、向海图强,白色海盐文化始终扎根在这片土地上,浸润了这座城市厚重的历史底蕴。采访团走进中国海盐博物馆,通过“煮海为盐”“淋卤煎盐”“淋土成卤”“晒灰采卤”等实景展示,清晰了解海盐的生产过程,“遇见”海盐的前世今生,“触摸”千年历史的发展脉络。

“此次盐城之行,收获满满!”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编委吴育新说,通过探访企业、渔村、博物馆等处,深刻领略到了盐城海洋文化的独特魅力、海洋经济的蓬勃发展活力,充分感受到盐城人民经略海洋、向海图强的矢志追求,蓝色正成为盐城经济社会发展的亮丽底色。

我市举办青年人才联谊活动 全市7.6万余名考生书写青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