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婷
“市委八届七次全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行了整体谋划和系统部署,找准了盐城推动自身发展的潜力所在、参与区域竞争的优势所在、服务全国全省大局的特色所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委书记、局长戚太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将以“两保一优”为总抓手,更加精准保障高质量发展,更高水平保护自然生态,更大力度争先创优,为“勇当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碳路先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更加精准配置要素,为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优质资源。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支撑作用,深度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和上海大都市圈总规编制工作,最大限度地彰显盐城元素、展示盐城特色、增加盐城分量,不断拓展战略空间,有效提升城市能级。深入开展工业用地提质增效,从开发园区有机更新、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存量土地盘活利用等方面制定出台一揽子优惠政策,鼓励支持科创产业优化布局、加速发展。统筹推进“保障项目加快落地”“保障企业运行便利”“保障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保障民生持续改善”等“四保”行动,全力推动用地用海用林等资源要素向重点区域、重大项目集聚集中。今年以来,我市争取了1.5万亩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比去年增加4218亩,另外还获得节约集约、乡村振兴、南北园区共建等奖励计划1000亩。截至目前,全市34个列省项目,已经保障到位26个;15个列省民间投资重点产业项目,已保障到位14个;540个市级重大项目,已保障到位505个、占比94%。
更高标准保护修复,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厚植绿色底蕴。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系统修复,因地制宜构建耕地、林地、湿地、自然保护地和海域等“五位一体”国土空间治理大格局,重点打好耕地保护、浒苔绿潮联防联控、互花米草治理、造林绿化、节约集约利用、违法违规用地用海用林问题整改等六大战役,不断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含绿量”。今年以来,全市耕地保有量达到1134.17万亩,面积全省最大;治理互花米草5.3万亩,规模全省最大;自然岸线保有率达到43.64%,比例全省最高;打捞浒苔绿潮2.5万吨,约占全省一半;新造林2万亩,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全市陆海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显著提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市域典范见到实景、取得实效。
更大力度改革创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特色品牌。充分发挥“天蓝地绿基因红、有地有人有机遇”的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和国土空间规模优势,制定出台全市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提升实施方案,先行开展森林碳汇、蓝色碳汇交易试点,积极探索“双碳”行动的“盐城路径”。深入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国家试点和省级示范项目,积极打造更多“两山转化”的“盐城方案”。今年6月8日在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日宣传期间,我市作为全省唯一代表、全国12家典范城市之一,专题分享了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调并进的“盐城经验”,并与北京、深圳、厦门等12个城市共同发布了《学习运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厦门实践”经验 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倡议书》,向全国全球发出了“勇当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碳路先锋’”的“盐城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