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
2024年06月13日

刘庄镇:特色农业提升乡村振兴含金量

□徐松银 杨骐菲

6月5日,大丰区刘庄镇新桥村三组田地里,100多位农民有序采收红皮洋葱。望着整齐码放的洋葱,村民杜德祥喜笑颜开。今年以来,刘庄镇找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着力点和结合点,锚定“大丰乡村振兴全域示范镇”目标任务,持续发力农村产业,提振乡村振兴“含金量”,全力推动乡村振兴。

产业是农村发展的根基。近年来,刘庄镇强化党建引领,真正让农村产业“强”起来。该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小田变大田”项目,通过退宅还耕、改善搬迁、等量置换等方式,归并整治全镇4000多亩零散地块。该镇以三圩片区为核心,全面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自建以民主村、良好村为先导区的高标准农田项目1.5万亩,实现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目前,刘庄镇已建成省级绿色优质水稻生产基地4.8万亩,金色农业公司刘庄基地被评为“国家级杂交水稻种植基地”“江苏省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推广示范基地”。金色农业公司中化农业供应链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可满足6万亩土地种子烘干、仓储、加工需求。该镇总投资1.2亿元的江苏丰汇代餐麦片生产项目,可年产代餐麦片20万吨,对当地农产品实施精深加工,有力提高了农副产品附加值。

特色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力保障。刘庄镇把发展特色种植业作为突破口,突出特色化、差异化,培育农业科技龙头企业,高品质打造有技术、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农业园区。近年来,刘庄镇做优土地存量,以促进农民增收为出发点,以土地流转为契机,强化与金色农业公司合作,流转土地5.5万亩,因地制宜发展水稻制种、红皮洋葱、西瓜种植等特色产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提高村集体与村民收入。去年,刘庄镇与市农科院共建成立“亚夫工作室”,提升“紫云”牌红皮洋葱品牌影响力,持续打造龙门桥大米、世安大米、鑫龙桥大米等“乡字号”金字招牌。

做强农副产品深加工“大文章”。刘庄镇充分发挥本镇及周边农副产品品牌、资源优势,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不断提升产品价值,鼓起农户腰包,带动村级经济发展。近年来,刘庄镇红皮洋葱深受市场青睐。该镇注重品牌优势,建设冷库存储农产品,反季节销售,提升农产品价格。目前,竞赛村侪富冷库已投入使用。刘庄镇依托刘庄麦仁特色产业,发挥丰汇代餐等麦仁企业优势,发展订单农业,提高本地大麦价格,增加周边农户收入。新桥村结合本土米厂品牌,探索水稻种植、加工、销售新路径,村集体种植,委托龙桥米厂代加工,最终由村集体销售,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今年,该镇龙心、云溪、胜利3个村联合投资450万元,建成1500平方米农产品烘干、仓储项目,建成后依托龙恒农业公司开展小麦收购、存储、销售,实现村、企、民三方共赢。目前,该镇有绿色食品加工企业2家,麦仁麦片加工企业4家。今年,刘庄镇对本镇三圩片区进行土地整理,扩大土地流转面积2000亩,实施了稻田养虾、红皮洋葱种植、设施草莓种植等特色农业,通过村企共建、联动共建、互利共赢,真正实现强村富民。

没有上一篇了... ... 加强粮食烘干安全生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