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赵亮)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脉。近日,“制作香囊 传承文脉”——端午节主题系列亲子阅读活动在盐都区图书馆举办,市吴抬路小学的学生、家长、书友、志愿者100多人参加活动。
“每逢端午,老盐城人家家裹粽子,门前插艾与菖蒲,室内悬挂钟馗像,以驱邪怪。中午的佳肴甚丰,但不可或缺的是咸鸭蛋、凉拌红萝卜等。”盐城民俗学者、盐都区图书馆研究馆员王登佐介绍,这一天,父母会给小孩戴虎头帽、穿虎头鞋、虎头服、系五色缕、佩戴香荷包。先秦时期,人们就有佩戴香袋的习俗,一般为女子佩戴,表示已婚,后来渐渐演变为佩戴香荷包。荷包里一般是用雄黄、冰片、藿香等填充。端午又被称为“恶五”,家里有还没满周岁的小孩,父母会带着孩子在节日期间回外婆家,又称“躲五”。现今的端午节,逐步由过去的“驱疫避邪”演变成亲友往来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节日。
活动中,民间工艺师刘老师介绍了龙舟香囊制作的过程并现场演示后,亲子们开始穿针引线、穿线配珠、拾布缝制、填充香料和缝上流苏……一针一线缝制成精美龙舟香囊。大家都专注投入,不一会儿活动现场就弥漫着香囊清幽典雅的馥郁香气,一个个色彩鲜艳、立体饱满的手工龙舟香囊作品展现在大家面前。香囊内有雄黄、朱砂、艾叶、薄荷等,有驱虫、避疫等功能。
“作为率先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承载着多样且厚重的传统文化,需要进一步挖掘。”王登佐说,通过开展端午诗会、专题展览、读书分享会等活动,借助动漫、情景剧、微纪录片等形式,已成为传承发扬传统节日文化精髓的创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