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艳 殷鼎臣 李金阳 记者 高前程
近年来,阜宁县罗桥镇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的工作理念,紧扣基层治理的重点、热点和难点,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制度优势,探索开展红色网格、党建小院、共富工坊行动,进一步整合基层资源,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以红色网格为支撑,夯实治理根基。聚焦网格这个基层治理最小单元,推行“1335”红色网格治理模式,以镇党委为轴心,纵向构建“村级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横向建立链接镇机关、包挂单位、职能部门等定期协商的多元议事机制,实现上下贯通、横向互联。探索推进村(社区)干部“坐班+上门”工作制,抽出时间上门入户实地收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增强服务主动性、针对性。建立“三员三队”网格骨干力量,选派镇机关干部下沉网格担任包挂联络员,配齐配强专职网格员,发动社会组织人员兼任网格助理员,引导机关干部组成帮促队,动员热心群众加入红色服务队,组建由村(社区)能人、退休老干部、法律从业者等为主要力量的邻里调解队,通过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亮风采、亮成效“五亮”行动,推动力量在网格整合、服务在一线落实。
以党建小院为抓手,提升治理效能。积极探索创新“党建小院”做法,在党员和群众活动比较集中的农家院落建设“党建小院”,着力打造一个集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群众、民主议事于一体的党建工作平台,有效激活基层党组织的“神经末梢”,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政策宣传有了“传声筒”。“党建小院”组织引导全镇800余名党员就近发挥作用,主动收集、处置、反馈民生问题,延伸党组织服务触角。针对生活困难家庭、空巢老人、孤儿、优抚对象、困难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定期电话征询“微心愿”,建成长者幸福食堂和“睦邻点”,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小”。
以共富工坊为牵引,拓宽治理路径。工坊赋能乡村治理,把群众的兴奋点、注意力转移到家庭增收。“木兰户织·共富工坊”在全镇可谓家喻户晓,镇党委以党建引领共富纽带,多方合力推进的带民致富项目,从而蹚出一条“政府牵头联盟、企业定向发单、村级对接劳力”的产村融合、数字赋能、美丽乡村建设的新路子。坚持党建引领,该镇成立木兰户织协会党支部,联系企业党组织与设有“木兰户织·共富工坊”的村党组织结对建立“村企党建联盟”。同时建立木兰户织工坊联盟,实行订单“信息共享、动态投放”,木兰女工“自主选择、按件计酬。”突出示范带动,通过镇级培训基地示范领办,企业延伸到村创办,经纪人带头组织兴办,全镇建成村企结对类共富工坊、非遗文创类共富工坊、农业类共富工坊25家,同时孵化手工艺、新业态工坊5家,形成手工技艺类、农副产品服务类、传统加工类、服务供给类等四大类28项。拓展发展业态,该镇全面统筹联盟服务、工坊筹建、订单对接、运维监管和运维评价,将“散装放养”变为“精准统筹”。建立木兰户织红色直播间平台,让木兰户织工坊登上“数字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