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长虎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是民族记忆的背影,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追求。近年来,盐城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非遗文化进社区、进校园,融入现代生活,焕发勃勃生机。
丰富展演形式
提高非遗文化影响力
5月28日晚,第九届江苏省淮剧艺术展演月闭幕式在盐城市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举行。活动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盐城市人民政府主办,历时33天。活动期间,淮剧院团上演12部淮剧大戏,几乎场场爆满,甚至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15场小剧场剧目在专业剧场、景区剧场等不同类型小剧场精彩上演;38场名家名段进乡村惠民演出,受到广大村民的热烈欢迎。
为了满足更广大观众的需求,承办方采用直播与录像回放的方式,及时向社会推送。据统计,除现场观众外,还有2545.65万人次在网上观看演出,其中,江苏省淮剧团创作演出的新编历史淮剧《范公堤》,全网直播平台线上观看人次达240万,创下盐城当地戏剧网络直播收视新高。
非遗的每一次精彩亮相、每一次引人瞩目,既是人们对技艺之美、匠心之美的再认识,对传统之美、生活之美的再感知,也是感悟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
2023年“五一”假期,中央电视台《非遗里的中国》江苏篇首播,拍摄地选在建湖九龙口旅游度假区淮剧小镇,盐城市的淮剧、建湖杂技、大丰瓷刻、藕粉圆制作技艺4个非遗项目参与拍摄,鲜明的非遗特色一下子带火了小镇。随着非遗的“出圈”,度假区的知名度也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更多的人前来体验九龙口非遗。
2022年1月8日,位于盐城“盐立方”一楼的盐城非遗体验馆正式对外开放。该馆是盐城地区首个沉浸式城市非遗体验空间,集作品展示、技艺体验、文创销售于一体,由盐南高新区投资打造,市民游客在这里可以近距离感受指尖上的盐城“非遗”。这些非遗项目的精彩展示,既弘扬传统文化,也让非遗变得更加触手可及。“在非遗馆能全面感受盐城非遗的魅力,让我们深深感悟盐城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和浓厚的文化内涵。”市民张先生感慨道。
加强人才培养
实现非遗与产业破圈融合
2023年11月17日,省政府网站公布第五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盐城市46个项目位列其中,入选数量位居全省前列。至此,我市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达75项。
传承是非遗的生命。许多非遗项目面临传承人的生存之困、断层之困,陷入“人走技失、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为破解这一困境,我市加大财政预算投入,相继打造“名家工作室”、农民画研习所等非遗传承基地,通过“以奖代补”补助方式,拓展传承人队伍。通过引进社会资金,全市新建12个非遗展示馆。
飞速发展的时代里,非遗不能只“遗”不“新”。传承是非遗创新的基础,创新则是非遗紧跟时代、拥抱市场的关键。非遗与产业破圈融合,从“展品”真正变为“产品”,让非遗保护与发展按下“快进键”。
大丰区首批入选市级非遗工坊有6个,主要涉及雕刻塑造、食品加工制作等多类非遗项目。其带头人多为优秀的非遗传承人,他们手艺精湛、业务能力强,通过发展非遗项目,对周边的作坊、农户和困难群众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这些非遗工坊是乡村非遗活态保护的重要抓手,它们深入乡村、长于基层,如毛细血管般连接起强壮有力的文化根脉,在传承创新的同时,赋能乡村振兴。
一碗东台鱼汤面,不只在盐城卖得好,还在长三角多地开店,销售火爆;一瓶普通陈皮酒,一年销出100多万瓶,卖往全国各地;一块阜宁大糕,进机场、上高铁,走遍大江南北……非遗美食,从传统中走来,香飘“出圈”,既承载舌尖上的乡愁,也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进社区进校园
促进非遗文化全民共享
非遗不能只是“束之高阁”的艺术,还要成为大众“可触可感可玩”的生活部分。新时代,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体现当代价值、涵养文明乡风、讲好盐城故事,是我市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使命。
不少非遗项目和大众的日常生活之间存在壁垒,很多时候群众可能很感兴趣,但是缺乏体验或了解的渠道。非遗文化源于市井,要让其在新时代重现光芒,就要重回市井,走进人们生活。
4月26日下午,亭湖区先锋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先锋街道剧场路社区党总支、新街社区党总支、剧场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开展“春意寻根”系列活动——“与非遗艺术一面之缘”非遗文化主题活动。在活动现场,导师首先向大家介绍非遗漆扇的历史和制作方法,解释其原理、色彩搭配和艺术构造。随后,青年们按照导师讲解的方法,纷纷参与制作漆扇并打卡拍照,参与热度极高。
我市持续推进非遗进校园、景区、社区活动,不定期遴选优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走进中小学、高等院校,联合学校建立实践基地;同时,将非遗项目与技艺培训、文创设计、研学旅游相结合,广泛吸纳当地群众参与生产或参观,真正让非遗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