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读书
2024年06月02日

记录城市鲜活的历史细节

□轻木

为一幢大楼里的居民做口述史,这样的事情过去没有人做过。出版家陈保平、作家陈丹燕夫妇克服重重困难,走进武康大楼,忠实地记录了百年风云激荡和时代变迁下的这一幢楼里居民的过去和现在。

武康大楼位于上海市淮海中路、武康路、兴国路、天平路、余庆路五岔路口,原名诺曼底公寓,由万国储蓄会出资于1924年兴建,是上海首座外廊式公寓大楼。1929年大楼建成后,即成为上海的地标性建筑。1953年,诺曼底公寓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并更名为武康大楼。武康大楼外形独特,像一艘帆船,又神似直立的蚌壳。历经百年风雨,这幢大楼风采依旧,10年前甚至成了网红楼,前来“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

人们感兴趣的是武康大楼的蚌壳外形,陈保平夫妇的目光则投向了“蚌壳内的珍珠”——百年来大楼里的住户和他们身上发生的故事。这些大楼里的居住者,他们既是岁月变迁的亲历者,也是建筑与人、人与历史彼此交织、彼此影响的见证人。《蚌壳与珍珠:上海武康大楼居民口述》就是探寻这群人和一幢楼所建立的亲密关系,他们的人生故事,以及通过他们的故事所显现出的时代发展变化与城市文明积淀轨迹。

武康大楼共有140余户居民,陈保平夫妇从中选择不同年代入住、不同房产性质、不同年龄的十几位有代表性居住者,作为受访对象。这些受访者有画家、大学教授、作家、医生、文化名人、普通居民,甚至还有居住于此的外国人。他们还邀请了与大楼有密切关系的居委会主任、大楼物业经理、大楼房管员、武康路历史风貌保护区总规划师等人作为口述者。书中还附录了大量的历史性资料、开展口述的工作性文件记录、前往武康大楼“打卡”游客的调查以及六十余幅精美照片,全景式展现了武康大楼的历史变迁以及居民生活的生动细节。

《蚌壳与珍珠:上海武康大楼居民口述》讲述了大楼里的居民以及他们的父辈或儿女的故事,真实再现了不同时期上海市民的人生际遇、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海派文化的精致温润、开放包容、坚韧自信等人文特质。一些被历史遮蔽的重要细节通过口述也被打捞起来,如通过女儿沈亚明的回忆,抗日战争时期,沈仲章曾冒着生命危险抢救国宝“居延汉简”。不仅如此,我们还知道,沈家所居住的武康大楼602室曾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第一家私人录音棚。关于这一点,周炳揆的口述中也提到,他说:“那位沈先生……当时他家里还有录音设备,那时候录音机不像现在这么普及,那时候的录音都是那种弹片样的。(因为)有这样的设备,当时很多音乐界的人士都到他家里采访。”

正如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伍江所言,一个人的故事是故事,一千个人的故事就是历史,历史就是由许多人的经历组成。本书通过武康大楼居民的个体叙述,努力构筑层次丰富、情感丰沛的集体记忆空间。这种集体记忆所折射的,不仅仅是武康大楼的百年史,更是上海这座城市的百年史。书中,我们看到口述者对应对饥饿、街区变化、产权变更、建筑保护以及和文化名人的交往等方面的叙述和回忆,这些都和时代紧紧地交织在一起,彼此牵连,互相印证。如果说,一个时代是骨骼,那么,书中所记录的,就是毛细血管,它构成了城市鲜活的历史细节,为历史留下了清晰的影像。

口述史是一种公众记忆的微观历史,具有强烈的“在场感”,因而更清晰、更亲切、更可信。《蚌壳与珍珠:上海武康大楼居民口述》一书,以居民口述历史的方式,从平民的视角反映时代的变化,见证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轨迹,为历史的记录提供了一个新的叙事样本。不仅如此,本书的价值还在于,它为其他城市如何讲述“自己的故事”、留存“城市的记忆”作出了示范,提供了路径。

精品图书推荐 文化之根 生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