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2024年05月23日

细化城市治理“颗粒度”

□江汉超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市多部门对大市区的闲置和“边角料”空地做了摸底调查,摸排出两百多个点位,正逐一进行改造。目前,已有五十多个点位拆除了围挡,或撒草籽覆绿,或变成临时疏导点,或打造主题小游园,这些因地制宜的有效举措,受到附近居民欢迎。

城市地块在开发建设前,会存在一定的“空窗期”,传统做法是用围挡封闭,一围了之。但是,封闭之后,往往变成卫生死角,围挡成了“遮羞布”,市民有意见。我市主动拆除一处处围挡的做法,体现了城市治理的“绣花功夫”。

打开围挡,是一种积极作为。城市是一个复杂有机体,大到一个滨河风光带、一处街区,小到一条背街巷道、一块边角绿地,都是其有机组成部分。一处几百上千平方米的“边角料”,拆掉围挡撒上草籽,成了一块漂亮绿地,成本不高,方便市民。在城市治理中,很多看似细微琐碎的小事,无不与市民生活紧密相关。发现并正视城市中存在的一个个问题,不推诿、不回避,以问题导向探索有效解决方案,是城市治理应有之义。

城市宜居往往体现在一处处细节里,打造高品质城市尤其需要城市治理的精细化,需要管理部门能够下足“绣花功夫”。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城市治理中当以百姓心为心,以百姓需求为出发点,以更高标准检视工作,在细微处发力,一点一滴地做好城市改造。小事不小,高大的围挡表面上“遮”了羞,实际上很难掩盖群众的失望和质疑。凡事从人的感受和体验出发,着力提升精细化治理水准,在改善城市形象的同时,切实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真正让城市空间更亮丽、生活更有温度。

很多初到盐城的外地人会感叹这座城市的好空气和美丽宜居。这样的观感,是对盐城城市治理的肯定。但是城市治理永远在路上,聚焦百姓身边的现实问题,在更细“颗粒度”上精益求精,扮美面子,厚实里子,我们的城市就会更加美好。

市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代表建议办理 加强革命遗址保护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