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深度
2024年05月22日

无障碍改造,让残疾人家庭“有爱无碍”

登记残疾人家庭需求

安装专用马桶扶手

检查浴室折叠椅

验收改造路面

改造过的厨房方便洗菜做饭

改造安装安全坡道

□记者 张长虎

“之前从家里到厕所都是土路,一到下雨天就变得泥泞不堪,我的轮椅车根本出不去。县残联为我拆除旧厕所,就近新建了一个厕所。这次改造还帮我‘量身定制’了一个灶台,台面高度是根据我轮椅车尺寸设计的,一日三餐做饭一点不费事。”5月14日,射阳经开区陈洋办事处双丰村肢体二级残疾人王秀珍说,她家是一户多残,多亏射阳县残联今年为她家实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终于实现“居家无碍”。

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是惠及残疾人的民生工程。为了让改造更贴心、更实用,我市各级残联将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纳入重点民生实事,坚持“一户一策”设计要求,精准设计个性化改造方案,切实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2019年至2023年,全市共为7945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无障碍改造。2024年计划为108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目前正稳步推进。

初选筛查确保“一户不漏”

家庭是残疾人生活的重要场所,一个台阶、一道门槛都可能成为残疾人难以逾越的“天堑”。缺乏必要的无障碍环境,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下不了楼、出不了门,见不到屋外的太阳。

市残联组织广泛深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江苏省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盐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办法》,开展无障碍法治宣传志愿活动。综合各县(市、区)上报情况,2024年计划为108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切实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大丰区残联重抓前期筛查等基础工作,通过村(居)推荐、镇级报送、区镇联审,初步筛选出低保、重残、一户多残等六类重点家庭,在此基础上区残联成立工作专班,逐户进行登门调查走访,对比家庭困难程度、需求迫切程度,筛选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户。

盐都区残联充分发挥区、镇、村三级组织网络作用,分两步确定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户。第一步初筛。组织镇、村残联力量,筛选出符合改造条件且有改造需求的无障碍改造户。第二步复筛。区、镇、村三级联动与无障碍改造专业资格人员共同登门入户、实地勘察有改造需求的困难残疾人家庭居住现状,记录相关信息数据并充分考虑和听取残疾人意见。无障碍改造户情况在村级公示栏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确保“一户不漏”。

实施方案坚持“一户一策”

“一户一策”是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的最大特点,需要精准掌握残疾人对无障碍的需求。由各级残联组织的工作队走进全市困难残疾人家庭,认真入户评估,广泛征求意见,为符合条件的家庭制定“一户一策”改造方案。

在制定改造标准、高质量完成改造工作的同时,我市在改造内容上也进行了创新:一是户内户外范围延伸,将改造范围由原来残疾人家庭内部的无障碍需求,扩大到残疾人家庭住宅及其出入通道和进出线路管道;二是改造内容具体细化,进一步提高操作性和指导性;三是辅助器具目录优化,避免康复辅具和无障碍辅具在配发时出现重复或冲突。市残联整合社会力量参与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进一步提高改造资金补助标准,拓展改造项目范围。

东台市残联坚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需改造”的原则,参考残疾人居住环境、住房状况、残疾程度,立足最基本、最迫切、最可行的改造项目,量体裁衣,制定个性化改造方案,并经残疾人家庭现场确认签字。

亭湖区残联责任科室针对有无障碍改造需求的残疾人家庭逐一入户进行实地评估,根据残疾人残疾类别及生活需求,按照“一户一策”个性化设计的要求,进行初步设计,并汇总工程量。工程量汇总后,委托第三方造价咨询公司进行造价咨询,并按照政府采购规范流程进行公开招标确定施工单位。所有信息汇总后,通过招投标选定法人第三方机构,根据每户残疾人家庭需要改造的内容清单,制定具体的改造方案,确保“一户一策”。

响水县残联根据每户的实际情况和个人需求,选配最适合他们的无障碍设施,从而保证残疾人在心理上很快接受,在实际使用中迅速适应。注重个性化改造。根据每户残疾人家庭住房结构和实际状况,确定科学合理的个性化改造方案,让无障碍设施最大程度地符合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公开无障碍设施的改造标准。让残疾人家庭有参考依据,对施工队伍选择、家庭无障碍设施及配件采购实行政府采购,规范操作流程,保证公正合理。

施工验收力求“好事做好”

射阳县残联全程跟踪督查改造过程中的进度和质量,成立无障碍环境建设督导队,亲身体验无障碍设施及服务,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做好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的调研工作等。2024年,射阳县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倪剑以县政协委员的身份,递交《关于加强城市无障碍建设的提案》,为进一步健全完善射阳县无障碍环境建设机制,推动城市无障碍环境走向深入建言献策。目前,全县范围内已建成14个辅具租借共享空间、14个辅具租赁站点。

射阳县残联还积极探索“残联+社会助残”模式,结合本县助残志愿者等社会力量,为特别困难的残疾人家庭进行联合改造,实现“1+1>2”的效果。陈虎家庭就是其中之一。

射阳县黄沙港镇东方村的肢体三级残疾人陈虎因病导致半身不遂,其父亲患有帕金森、心脏病等多种疾病,母亲因脑梗瘫痪在床。在县残联的帮助下,陈虎申请了残疾人居家环境无障碍改造。“我们助残志愿者联合会用募集的善款为陈虎家进行吊顶、门窗、房屋电路改造,县残联为其家庭进行路面平整、厕所改造。”射阳县助残志愿者联合会副会长唐建国说,他们还为陈虎家中设计并安装了一些必要的无障碍设施。在大家的帮助下,如今陈虎在家生活方便多了,自主活动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建湖县残联按照统一要求,根据改造对象的实施方案,通过专业施工单位进行改造施工。改造过程中县残联业务负责人及镇(街道、区)专职委员及时掌握工程进度,检查工程质量,不定期到改造户家中,实地查看无障碍改造情况,确保工程顺利推进。在改造前后均进行资料采集,在改造工作结束后,联合第三方对项目方案、工程质量实地验收,并对项目进行审计。

建湖县建阳镇丰喜村村民李飞,肢体二级残疾,母亲在外地打工,父亲在县城工作,他大部分时间一个人在家。建湖县残联从细微处着手,为他平整了56平方米的地面,安装了30米长扶手,配置了马桶等,方便了他的生活起居,得到了家属的好评。

我市持续推进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改善了残疾人无障碍居家环境,提高了残疾人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提升了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有碍”变“有爱”。

(本版图片:记者 王焱 摄)

没有上一篇了... ... 没有下一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