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权 张玉生
近年来,盐城市按照“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联动”的原则,组建人社、财政、住建、卫健等部门会同参与的工伤预防联席会议制度,建立起一套政府主导、企业实施、社会参与的工伤预防新格局。
深化部门协同“联动”机制
2023年11月28日,一张《项目参加工伤保险提醒函》送到了市区某在建项目施工企业主管部门负责人手中,这是盐城市人社部门联合住建部门开展的在建项目工伤保险专项督查发出的第4份提醒函,而这份督查提醒函只是工伤预防联席会议发挥作用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盐城市工伤预防联席会议办公室定期组织各部门会议交流,扎实开展专项督导检查,推动各类企业及用人单位认真落实工伤预防主体责任,形成全链条、全方面、全覆盖的大预防工作格局。此外,联席会议办还组织住建、应急管理等部门开展工伤保险进工地、进危化企业等宣传活动,联合交警部门开展交通事故工伤预防专项宣传,联合街道开展工伤预防“进社区、进家庭”宣传活动……构建覆盖重点行业、重点单位、重点岗位和重点人群的高密度工伤预防保障体系。
针对市区一家公司近4000名职工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频发的这一问题,从2019年起,市人社部门联合公安交警部门在该公司连年开展“交通安全进企业”宣讲活动,借助真实案例警示员工树立安全驾驶理念。同时在员工上下班高峰时段,加强交警警力,劝导纠正交通违法行为,不断提升职工交通安全意识。
“在人社、交警部门的指导下,我们通过开展系列交通安全宣传及整治行动,建立交通安全考核奖惩与年度晋升挂钩机制,有效控制了厂内外交通事故发生率。”该公司安全部门负责人说。
优化信息高频“联通”机制
“我们联合人社部门建立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和工伤认定信息核查机制,定期互通生产安全事故与工伤事故信息,加大对工伤事故高发、频发的用人单位的执法监察预防宣传力度。”市应急管理局危化处负责人说。
目前,盐城人社部门与工伤预防联席会议成员已建立起数据共享、情况互通的信息交换机制,及时交换工伤事故、职业病危害评估、安全生产情况等信息,进一步推动联席会议部门之间“衔接+协同+联动”的良性互动。
据了解,盐城市通过大数据技术分区域、分行业、分产业、分原因、分时段统计工伤事故,根据工伤事故总量、发生率、工伤等级等指标,对工伤事故多发重点企业进行智能分析,预判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的工伤事故形势,及时与相关部门共享,发挥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主管部门作用,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工伤事故源头治理,推动工伤预防决策科学化、施策精准化、管理精细化。
“下一步,将加快推进项目工地‘动态实名制’管理,定期共享建筑施工领域工伤事故信息、数据,强化数据统计和工伤类型分析,进一步维护职工的工伤保险权益。”盐城市建筑工程管理处负责人说。
强化基层合力“联管”机制
“盐城经开区工业企业较多,人员结构年轻,居住区域较为集中。建议充分发挥社区网格作用,建立基层工伤预防宣传阵地,达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效果。”2023年年初,盐城市政协委员、盐城经开区阳光社区书记陈正群在全市工伤预防联席会议上建议。
基层有需求,工作有方向。2023年8月,盐城市首家集“宣传、经办、援助、康复”功能于一体的社区工伤保险服务驿站正式落成,社区网格员与辖区范围内企业建立“一对一”的挂钩服务关系,全面构建企业“点单”、专业机构“派单”、政府“埋单”的工伤预防培训体系,累计组织12场工伤预防培训,涉及社区职工居民800多人次。
近年来,盐城市探索创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伤预防联合监督机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同深入企业一线、项目现场,以专题视察、走访调研、座谈交流等形式,开展工伤预防工作全方位监督,提出合理化建议。截至目前,累计有26人次参与监督,提出各种建议35条。
“人社部门要深化数据运用,建立起包含工伤事故频次、发生率、伤害类型等多维度指标的数据模型,将全市企业参保、工伤、职业病等数据进行深度融合,建立工伤预防大数据系统,为工伤预防靶向施策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在近期召开的2024年工伤预防联席会上,盐城市人大代表陈勇就做好基层工伤预防信息化工作如是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