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教育
2024年03月07日

“剧”中育人 点“亮”童年

市新河实验小学“教育戏剧”进课堂

“教育戏剧”社团在排练《小红帽》。

□李林彦

“双减”政策的出台,为儿童课后阅读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有利契机。阅读时长的提高,阅读量的提升,也带来了很多突出的问题:阅读书目推荐是否科学?阅读活动指导是否专业?阅读素养评价是否正确?

日前记者获悉,盐城市新河实验小学将“教育戏剧”引进学生的学习中,并由该校副校长胡宇领衔成功立项了省教育科学“十四五”首届规划课题《“双减”背景下教育戏剧在儿童课后阅读应用的研究》。目前该课题已经结题,在市教学成果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在“教育戏剧”项目建设评比中,被评为“先进项目课程”。

构建课程资源 形成育人“心”路

教育戏剧起源于法国思想家卢梭的教育理念“在实践中学习”和“在戏剧实践中学习”,是运用戏剧手段于教育和教学的方法。即在普通教育过程中,把戏剧元素和方法作为教育方法和手段,应用在教学目标和教育科目中,让学生在情景设置、角色扮演、即兴表演、主题深化、意义探讨等环节中,通过共同协作创造的戏剧活动和戏剧实作,达到学习目标和教育目的。

胡宇告诉记者,该校通过对教育戏剧的阶段性研究,课题组提出生活即戏剧、教室即舞台、师生即演员的主张。重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角色意识,常采用“坐针毡”的方式讨论,“你对这个角色有什么看法?”“在排练中,你可以承担哪些任务?”“哪些事是你可以胜任的?并说说理由。”通过平等、开放的讨论、沟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体验中相互促进,在阅读文本、创意表达、展示分享过程中形成对剧场的归属感,对自己角色的认同感。如此,慢慢培养出有责任心和力量感的孩子。

适合个性发展 打开学生“心门”

“玩耍是儿童戏剧的主轴,有游戏的地方就有戏剧。”胡宇告诉记者,课题组通过戏剧这个“观察外部世界的透镜”,让学生能亲身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能在一个个具身学习的真实情境中学语文、玩游戏、练思维,实现潜能与心理素质的开发。

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是很多学生的薄弱点,课题组将教育戏剧运用到文言文教学中,独树一帜的课堂组织形式给语文课堂带来新的气息。教学《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课时,老师带领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进行情景表演。为了让全员参与,将学生分为三类角色:王戎、路人和诸小儿。孩子们对“诸小儿竞走取之”的感受不深,老师便带领学生在戏剧情境中各自发挥想象,延伸了“竞走”这个词的内涵,感受到了诸小儿奔跑的神态,对“竞走”这样陌生的词语有了真实的生活体验,也为理解力薄弱的孩子找到了学习的支架,增强了表达的自信。

此外,胡宇还提倡将教育戏剧法运用于各科教学,通过表演前的讨论、表演时的互动以及表演后的反思,体现了任务情境的趣味性和自主性,在角色体验、场景体验、语言体验、情节体验等多维体验中,培养了儿童高阶思维,改变了学习“在听中学”的单一方式,为学生创造了“在表演中学”“在合作中学”“在讨论中学”等多种学习方式的机会,培养创造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领导力,为学生的素养提升打开了一道心门。

家校合作共育 架起一座“心桥”

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第一课堂”。如何让家庭成为孩子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相信、理解、倾听是与孩子建立信任关系的三大基石。为此,胡宇及她所在的团队在教育戏剧课程中安排了“家庭小舞台”亲子课堂,举办面向全校、以家庭为单位的戏剧表演征稿,可以拍照片,也可以拍成短视频。家庭多成员共同合作排演一出戏,用戏剧展现同学们课外阅读的收获以及身边的小故事。这样的体验活动既拉近了亲子关系,融洽家庭成员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又能让更多的家长和孩子体验戏剧的美妙。

一(1)班潘星彤小朋友家庭自编自演的童话情景剧《救鱼记》,就是全家总动员开心排练出来的。故事讲述了小绵羊劝说正在钓鱼的小青蛙和小熊,要爱护大自然里的小动物,保持生态平衡的故事。

六(4)班学生徐若曦父母工作很忙,全家难得有机会聚在一起。借着这次合作排演“家庭小舞台”的机会,全家人一起出谋划策,在排戏过程中拉近了家庭成员彼此的距离。“我们非常珍惜和家人一起合作表演的机会,有爱的家庭,一定也富有创造力。”徐若曦的妈妈说。

“通过教育戏剧的方式去回看生活,还原真实情境,通过舞台表演,让家长与孩子之间彼此更加了解,让家长与孩子之间沟通更加顺畅,让家长与孩子的心走得更近。”胡宇说,“家庭小舞台”活动形式为学生家庭教育打开了新的一扇门,也为家校合作开辟了新的途径。

主题活动播撒“爱的种子” 走进社区学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