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嘉宾:
董玲玲 市政协委员、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
刘芬芬 市人大代表、江苏滨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
王丽莉 市政协委员、亭湖区教育局副局长
仇云杰 市人大代表、江苏长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郭宏兵 市政协委员、江苏远华轻化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省鞋机商会会长
袁以华 市人大代表、响水县小尖镇华余村党总支书记、响水县宝龙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志兵 市政协委员、江苏高瞻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东南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副主任
方 硕 市人大代表、东台市咖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主持人:
盐阜大众报众媒云记者 周 樑 顾亚娟
杨 扬 孙 欣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和深入推进“四个三”工作布局的突破之年,做好今年经济工作意义重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始终把坚守实体经济作为强市之要,坚定不移建设工业强市。两会期间,我市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聚焦突出强链补链延链、深入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等方面谈感受、话落实,纷纷表示,努力以新担当新作为,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强健工业筋骨,勇当高质量发展先锋
主持人:2023年,我市围绕“5+2”战略性新兴产业和23条重点产业链,聚力强链补链延链,新开工、新竣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750个、450个,工业经济总量迈上万亿台阶。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如何围绕市委、市政府部署,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为建设工业强市提供坚实支撑?
董玲玲:实体经济是我们的“看家本领”。作为全市“对外开放主阵地、重大项目集聚地、特色产业新高地”,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持之以恒抓项目、强产业、促转型,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中国式现代化盐城经开区新实践全面起势。2024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任务的关键之年,也是经开区迈上第二个千亿台阶的奋进之年,我们将牢牢把握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一方面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巩固汽车、晶硅光伏、动力电池三大主导产业优势地位,突出强龙头、强生态、强链条,在稳中求进中壮大规模;另一方面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在绿色能源、电子信息、高端装备赛道上破题起势、勇当先锋,持续走在创新开放最前列,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盐城经开区新实践实现新跨越。
刘芬芬: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个方面重点工作,前五个方面都侧重于工业经济,这让我们工业条线的同志备受鼓舞,深感任重道远。滨海经济开发区始终坚持以重大项目突破点燃增长引擎,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经济发展保持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2023年主要经济指标都实现两位数以上高位增幅。下一步,我们将聚焦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持续把攻坚重大项目作为头等大事,围绕先进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三大产业,持续开展强链、补链、延链招商,进一步锻强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集群。同时,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依托中国工经联、苏州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快建设滨海产业创新研究院、泵阀产业“双链”研究院,赋能企业工艺、产品、设备改造升级,提高产业聚才量、含金量,为建设工业强市持续贡献滨海力量。
厚植科创沃土,“蓄势赋能”新质生产力
主持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那么,盐城如何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科技赋能,培育新质生产力?
王丽莉:科技的创新突破、人才的培养造就,都需要教育提供基础性支撑。一直以来,我们高度重视科学教育,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科学教育赋能教育走向科学化,助力拓宽“优学在亭湖”品牌行动计划的深度内涵。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我们要在“专业”上下功夫,重视科学教育的专业投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资源”上做挖掘,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优化校园数字智慧资源平台,丰富科学教育资源库;在“规范”上抓细节,组织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科普讲座、科技展览等活动,拓展学生科学视野和实践能力。今后我们将继续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科学教育资源,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为实现盐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仇云杰:在我看来,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以源源不断的科技创新作为支撑。这种生产力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已变得可观可感。以长虹智能为例,企业之所以能稳步发展35年,关键就在于我们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发展。2023年,长虹智能新增订单12亿元,国内订单与海外订单各半,增长近70%;长虹及子公司全年开票销售12.06亿元,同比增长58.5%;纳税近3000万元,同比增长12.9%。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最活跃的创新力量,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实践主体。接下来,长虹智能将大力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型团队,着力研发具有前瞻性和市场潜力的新技术,全面提升产学研创新效率及成果转化率,持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贡献长虹力量。
做“新”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增长点
主持人:坚定不移建设工业强市,离不开传统优势产业的巩固提升。如何让传统优势产业“新”起来,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需要我们有哪些作为?
郭宏兵:鞋机产业是大冈镇的传统特色产业。江苏远华轻化装备有限公司从一个鞋机加工小作坊,发展成轻工行业标准起草制定单位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离不开团队多年的拼搏奋斗和持续的研发投入。公司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5项、实用新型专利96项,凭借复合机械行业龙头企业的技术优势,积极拓展汽车内饰、航空航天等行业市场销售份额,深受国内外市场的青睐和好评。下一步,公司将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依托自身省复合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团队力量,与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大学等科研院校强化产学研合作,深挖转型发展潜力,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推动制鞋机械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袁以华:华余村是烈士命名村,承担着传承红色基因、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时代重任。作为村党总支书记,我既自豪又倍感责任重大。近年来,华余村先后引进中兴纺织、岛寅服饰、光伏发电和生物科技等10家企业,努力发展壮大色纺纱、食品加工等特色产业。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和在盐城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红色资源活起来、红色精神扬起来,动员组织全员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落实“开展老旧更新、绿色转型、布局优化、淘汰落后、产品提档五大行动”要求,促进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以项目建设成效为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持续赋能,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发力数字经济,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
主持人: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应有之义。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未来盐城如何发挥好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提供强大支撑?
周志兵:近年来,盐城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大势,积极推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在政协盐城市九届三次会议开幕式上,市委书记周斌强调,要抢占数字经济“关键赛道”,推动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两个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让发展更有“含金量”,这给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不仅是当前发展使然,更是主动把握未来、赢得长远的“先手棋”。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盐城大数据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动力十足。下一步,我们将把大数据产业服务于数字经济这条“关键赛道”,围绕未来网络、虚拟现实等数字经济重点领域,前沿布局、定向攻坚,助力盐城在数字经济中高速发展。
方硕:电子商务是数字经济中发展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催生数字产业化、拉动产业数字化、推进治理数字化的重要引擎。2022年,咖妃电商入选省级数字商务企业,系盐城唯一一家。当下,东台电子商务行业已经初步形成完整产业链,产业基础雄厚。作为东台电子商务协会会长,我将带动更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加强企业之间交流合作,共同推动电商与实体经济的有机融合。同时,建议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企业为主、产业融合的思路,着力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大力培育本土电子商务平台,持续扩大电子商务规模,不断拓展优质产品销售渠道,力争使电子商务成为推动全市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