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寒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近年来,我市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走出坚实笃信的生态文明建设“盐城路径”。2019年7月5日,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填补了我国滨海湿地类型世界自然遗产的空白。盐城滨海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关键枢纽,也是全球数以百万迁徙候鸟的停歇地、换羽地和越冬地,具有极高的自然价值。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均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21年,盐城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世界自然遗产作为盐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是盐城市重要的生态名片之一,做好申遗“后半篇”文章、加强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对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打造全球滨海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典范具有重要意义,可有力促进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统筹生态系统全要素
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管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湿地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不移把保护摆在第一位,尽最大努力保持湿地生态和水环境。生态系统的管理,要注重维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与可持续性。
深入实施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和行动计划。加强对濒危物种保护,重点修复丹顶鹤、勺嘴鹬、小青脚鹬、黑嘴鸥、东方白鹳和震旦鸦雀等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同时加强对凤眼莲、加拿大一枝黄花、互花米草等入侵物种的防范与生态治理。综合利用遥感监测、样点定位监控和人工巡查等方式,建立完善湿地生态系统巡护监测体系。
推进陆海统筹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滨海湿地作为陆地与海洋的生态交错带,具有脆弱性特征,应及时出台滨海湿地保护和修复的监督、监管措施,同步加强陆地和海洋生态空间管控,严格控制生态红线区人类活动强度。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水产养殖尾水、船舶港口污染物等治理,重点加强控制陆源污染物入海排放,保护黄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通过实行“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适应性管理等手段和理念,保护滨海湿地生态安全。
科学研判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加强遗产地生态旅游监测预警,明确湿地生态系统的承载阈值,科学划定黄海湿地不同功能区及人类活动强度管控区,定期开展监测、评估和预警,严格控制人类干扰强度。
坚持“两山”理念
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盐城黄海湿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具有一定特殊性,从经济发展水平看,黄海湿地位于典型的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任务重;从自然生态特征看,盐城具有独特的自然禀赋,拥有全国最大的沿海滩涂,湿地生态资源得天独厚,湿地保护任务紧迫。在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中,应毫不动摇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摸清黄海湿地生态产品基数底数,合理利用湿地资源,践行“两山”理念,放大“世遗效应”,做好“生态化”基础和硬件设施配套建设,探索“生态+旅游、康养、体育、文化”等产业模式,支持开发世界遗产文创产品,充分发挥黄海湿地在生态旅游等领域的引领带动作用,大力推广全域旅游。
完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与评估机制。立足黄海湿地丰富的海洋和滩涂资源,构建本土化的世界遗产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与评估体系,探索制定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与评估规范,深挖滨海湿地生态价值、科教价值和旅游价值。
着力优化滨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及人类活动与湿地生态保护间的矛盾,优化、升级区域产业结构,着力改善民生,引导滨海人民逐步实现生计的可持续转型,缓解滨海湿地及周边人地矛盾。通过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遵循“谁开发谁保护、谁保护谁受益”原则,明确资金来源,合理制定分配方案,对自然遗产保护管理过程中受退垦、退渔工作影响的遗产地周边农民、渔民进行科学合理补偿,切实保障利益相关者各项权利。
优化保护管理机制
提升管理效能
目前,从全球到地市各层面的发展战略为盐城世界遗产保护管理提供了新机遇:全球层面上,联合国倡议世界遗产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国家层面上,我国迈入以低碳绿色引领生态文明建设新阶段;省级层面上,江苏走向“强富美高”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市级层面上,盐城开辟绿色转型跨越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涉及各级政府、社会(公益)组织、当地社区和居民、旅游者、旅游业经营者等众多利益与责任主体,明确各方主体责任,综合衡量多方利益,推动并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保护管理机制,是推进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的重要手段。
完善保护管理机制。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涉及遗产地主管部门、自然保护区主管机构、属地政府等多家管理单位,相关部门应建立遗产地保护管理联动机制,避免不同管理单位间职能重叠与冲突,提升管理效能。联合上海、辽宁、河北、山东等省市,逐步推进跨区域世界遗产联合建设与管理,积极推进世界遗产第二期申遗工作。
建立全球层面的常态化对话交流机制。努力打造高质量、常态化的全球滨海论坛,构建全球性的生态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对话平台,大力推广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的生态保护与修复经验,为全球世界遗产保护和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及人才激励与科技成果保障机制,大力吸引市内、省内、国内乃至全球范围的专业科技人才加入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打造自然遗产保护管理新型智库。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克难的支持力度,保障科研资金投入,加大不同区域技术、科技、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作者为盐城师范学院城市与规划学院讲师,苏北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院、盐城城乡融合发展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