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2024年01月06日

实干争先立潮头 向海图强逐浪高

——访滨海县委书记吴启标

□记者 王继涛 范进

“市委八届六次全会为我们建功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实践,明确了奋斗坐标、提供了方向引领。”1月2日下午,滨海县委书记吴启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县将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来盐城考察为强大动力,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四个三”工作布局和“五个更加注重”要求,以走在前列的执着追求,为全市“勇挑大梁”作出滨海贡献。

激发创新活力引领高质量发展。吴启标说,滨海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建设工业强县的战略支撑,搭建创新平台、打造创新基地、扶持创新研发、支持成果转化,在滨海尝试一些“从0到1”的基础研究,探索更多“从1到100”的工程化和产业化突破,实现大量“从100到10000”的产业化加速,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统筹抓好企业梯次培育,力争全年新增高企3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3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家,实现4家股改、1家辅导报会。深入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三大行动”,力争“智改数转”诊断转化率30%以上,新增星级上云企业20家以上。推动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精准对接,出台“黄海明珠人才”滨海计划2.0版,更大力度招引“高精尖缺”人才和名校优生,利用国企平台为民营企业引进实用型人才,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和乡土人才。

抢抓多重机遇促进高速度增长。积极抢抓“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政策风口,争取重大产业布局,推动重大项目招引,力争全年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超10亿元项目20个、10个、5个以上,签约超百亿元项目2个以上,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力争突破900亿元。积极抢抓集疏运体系打通“最后一公里”机遇,加快推动实现“陆海统筹、河海联动、公铁联运、双向开放”,不断加强与沿淮城市的产业协同,推动大型装备项目提速建设。积极抢抓新型能源供应体系先行试点机遇,建设沿海输变电工程,率先做好绿电可追溯文章,大力招引出口型制造业企业;全面深化与中海油合作,深耕LNG产业链,做大贸易规模,加强综合开发,全方位释放LNG发展潜力;以金光能源中心环评获批为契机,全面加快金光项目建设,推动外资进入,同步开展强链补链延链招商,建设金光配套产业园,在外资外贸等领域为全市多作贡献。

点燃蓝色引擎驱动高层次产业。按照“海洋经济先行探索,冷能利用综合示范,央地合作互利共赢”要求,依托黄海新区滨海港片区,加快打造长三角北翼能源特色鲜明的“蓝色板块”。提速建设LNG二期、国信火电、绿色甲醇等百亿级项目,加快建设3个总容量50万千瓦的储能电站,打造低(零)碳园区核心区,擦亮“开发+储能+绿电绿证”能源名片。以能源为杠杆撬动制造业发展,加快建设高端制造产业园、风电装备配套产业园,提速推进上海电气风电主机、海力风电装备等项目,壮大“运维+船舶+海工装备”特色集群。开展国家级渔港经济示范区创建,丰富月亮湾旅游度假区体验,提升陶湾·海洋牧场运营质效,推动“渔港+渔村+海洋牧场”一体建设。主动策应“水运江苏”建设,服务保障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实施,推动滨淮高速(盐城段)、滨海港铁路支线正式通车,做足“港口+物流+海上贸易”协同文章。

“我们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心向背决定着历史的选择’的重要论断,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吴启标说,滨海将突出就业优先导向,促进在外人员回流就业,推动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稳步推进社保扩面、医保改革,完善社会救助机制,坚决织牢兜底保障网;持续优化教育、医疗资源布局,解决好“一老一幼”、文化供给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基层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可及性,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县人民。

东台“真金白银”激励稳产增效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