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综合
2023年12月27日

用“半亩田”拓宽农户增收路

□葛兆建

促进农民增收是乡村振兴的中心任务。将“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一项重要抓手,为面上开展富民强村工作探索了方法方向。

就射阳县而言,农村有着种植菊花、大蒜、辣椒的传统习惯。为盘活闲散资源、解决农民就地就业创业问题,经过充分调研论证,2022年3月,市委工作队按照“先行示范、整庄推进、服务支撑、市场运作”原则,在挂钩经济薄弱村实施“半亩田”计划,引导农民在家前屋后、十边隙地种植高效经济作物,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增收致富。两年来,“半亩田”在种植规模上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呈现点状布局、串点成线、快速铺开的喜人局面;在种植模式上从单一品种向多个品种搭配、从一年单季向一年多茬延伸;在生产服务上从代购种苗向集约化育苗直供、从重要节点技术指导向全过程贴心服务转变;在产销对接上从被动产出到生产预警、代收代售尝试,在相关镇村形成了示范效应。第一年通过算“明白”账本、发“试验”种苗吸引农户参加,由于缺乏经验,一年下来种的有好有坏、参差不齐,但多数人反映能种,说划得来。第二年加大组织化推进力度,总结推广同丰“1+N”富民经验,多次举办现场观摩和专家辅导培训,“半亩田”在面上又适当作了铺开,最终收益超过预期。据统计,10个帮促村两年来发展面积5000亩以上,辐射带动周边镇村2.6万亩种植,2023年参加农户1857户,带动低收入农户310户参与,亩增效益在6000元左右,帮助在家人员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让乡亲们抱上了“生蛋鸡”。

“半亩田”初步获得成功,主要取决于压实责任,党员干部带头,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服务先行,依靠技术支撑,实现科学种田;对接企业,种得好卖得出,确保获得稳定收益;行政推动,定期检查指导,向下传递压力要求。目前“半亩田”发展进入深水区,生产过程不易控制,缺乏加工企业支撑,打造本土可靠的利益共同体尚需时间。下一步,要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明确“半亩田”发展的方向路径、阶段目标和保障措施,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强化实践探索,选好发展模式。坚持发展原则不变、发展要求不改,积极稳妥推进实施。结合产业基础和农民意愿,合理搭建模式机制,利用“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等形式将农民有效组织起来,防止单打独斗、形不成气候。“半亩田”学问很大,要坚持开放思维、系统思维,统筹使用资源,在品种更新、复合种养、绿色生产、应时供应等方面出实招、求实效,真正破解如何种好、跟谁合作、怎样实现增收等系列问题,力争走出一条具有示范效应的发展道路。

强化创新赋能,打开发展空间。产业振兴没有现成的路径,产业发展也不会一成不变,一个项目如果准入门槛不高或综合成本过低,一定很快面临饱和状态。对于初级产品交易,离不开上游客户需求,一方面自己要闯市场、找出路,另一方面要善于借船出海、提升发展能级。产品开发利用受加工配套能力影响,原材料供应处于价值链低端,往往不具有话语权、定价权。要创新资源对接,大力招引精深加工项目,做强做优产业链条,稳固联农带农机制。

强化典型引导,激发内生动力。从“半亩田”到连片田,“小”能解决分散作业问题,“大”能解决规模化、产业化生产问题,今后“半亩田”需要在发展中创新,及时赋予新内容、拓展新模式。要因时而动、顺势有为,推动“半亩田”集中成片、联种联管,进一步释放生产潜能,提高综合效率。立足一产、发展二产、做活三产,加快培育致富创富能手,地方要在营商环境打造、经营手续帮办、优惠政策争取等方面多支持多服务,鼓励先进典型脱颖而出。

强化组织领导,保持耐心定力。改进工作作风,经常组织力量下沉、资源下投,进一步放大“1+N”同丰经验,做好服务引导和支持保障工作,帮助农民踢好增收致富的临门一脚。更加注重“半亩田”发展质量、发展成色,加大工作考核力度,完善惠农资金集成、奖补扶持的配套政策,在规模种植、产业链接、科技创新等方面靶向发力,通过上下共同努力,力争把“半亩田”做得更有影响、更有成效。

没有上一篇了... ... 倾情服务帮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