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大力
日前,省委宣传部决定,授予徐刘根同志江苏“最美法治人物”称号。江苏最美法官、盐城市十佳公务员标兵、盐城市劳动模范,被省法院记个人二等功一次、被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记个人三等功两次……32年的坚守,东台法院三仓法庭庭长徐刘根做到心有温度、行有尺度,最终达到成为榜样的高度。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徐刘根写下6个字:扬正气,促和谐。他解释说,这也是给自己定下的工作方向,法治的温暖和正义,正是他不断追寻的。
人们称呼他为“泥腿子法官”
1968年徐刘根出生在东台方东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91年从江苏公安专科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的乡镇法庭工作,一直坚守到现在。他先后工作的新街、唐洋、三仓三个基层法庭,都距离城市50多公里。他接触最多的是农民,了解最深的是农民,牵挂最切的还是农民。因此,他有了“泥腿子法官”的称呼。能扎根农村、服务农民,全身心投入审判事业,踏踏实实办案子,为基层老百姓排忧解难,是徐刘根最幸福的事。正如徐刘根所说:“我离不开乡亲们,乡亲们也离不开我。”
针对家事纠纷矛盾多、风险大的特点,徐刘根以有效解决为理念,努力修复受损的家庭关系,总结了家事纠纷“五勤五治”工作法,被《人民法院报》推介。近三年来,他累计审理家事案件470余件,指导诉前化解家事纠纷260余件,调撤率近70%。他曾挨家挨户地到商店,让嗜酒如命的何某自己要求店家不卖酒给他,最终何某不再喝酒,夫妻和好。
在长期基层工作经历中,徐刘根发现,很多农民对法院的诉讼程序和相关规则比较陌生,这也导致一些矛盾长期累积,无法及时化解。徐刘根一直在思索,是否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减轻群众讼累、促进矛盾化解、提升群众法治意识?为此,徐刘根摸索出一套适合当地百姓的道德评议机制,在巡回审理时,邀请当地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等组成道德评议小组,先从道德的角度对案件和当事人行为进行评议,为纠纷有效解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的实现。
三仓法庭辖区乡镇特色农业经济发达,是甜透大半个中国的东台西瓜发源地,也是东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核心区,更是“许河冬瓜”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产地。为此,徐刘根聚力绿色农业,打造“绿色”法庭,努力在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精准发力。他组织干警开展“服务瓜农果农”行动,就瓜果种植、营销过程中的法律问题进行普法,引导瓜农果农们养成遵纪守法、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良好习惯。
他说“法律是有温度的”
“面对案件,面对法律,他始终能勇啃‘硬骨头’、勇挑‘重担子’、勇接‘烫山芋’。”同事们这样评价徐刘根。自1998年被任命为助理审判员以来,徐刘根共审结各类案件4172件,无一错案、无一信访、无一缠诉。在执法办案中,他时常叮嘱同事,每当出具裁判文书时,要感到败诉方当事人就在眼前,一定要把法理说清楚,当事人给他“辨法析理、胜败皆服”的赞誉。徐刘根乐于帮助青年干警提升法律适用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和纠纷化解能力,6名法庭青年干警走向院庭长岗位。三仓法庭先后获评“江苏省青年文明号”“江苏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等。
徐刘根注重既解“法结”,又解“心结”,严格公正审理好每一个案件。“我们处理每一个案件都要传递善意。我常问当事人最近有没有流过泪,会流泪证明他内心还有善良,我自己多次在聊案子中流过泪。”2011年,徐刘根处理过一件劳务纠纷,当事人在工作期间被装满粮食的袋子砸成瘫痪,单位积极承担了医药费。但在赔偿问题上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徐刘根介入调解后发现,负责的单位经济也很困难,调解当天单位拿出20万元,其他拿不出更多。经过徐刘根的调解,单位又多凑出了几千元。“我把钱送到当事人家里的时候,没忍住流泪,一是心疼他的家境,二是对自己尽了最大努力也没争取到更多赔偿而内疚。”从此,每逢过节或有空时,他都会主动去这位当事人家中看望,为他们带去一些生活上的帮助。
2022年夏天,一户村民在给自家地施肥时不慎越了界,导致邻户900多株树苗受损。徐刘根接到诉求后,顾不上中午休息,当即与双方当事人一起来到田里,顶着高温一株一株排查树苗受损情况并与双方充分沟通、释法明理。看到他这样认真负责的态度,双方当事人将心比心,很快握手言和,赔偿事宜也有了定论。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为了结案而结案,要看是否真的关心和帮助到了当事人,你关心他们,他们是能感觉到的。”徐刘根告诉记者,法律是有温度的。
“做一个纯粹的人”是他的理想
2017年,唐洋、三仓两个人民法庭合署办公,徐刘根主动将庭长的位子让给年轻同志。后因工作需要,院党组让他重新担任法庭庭长,他服从安排,再次挑起重担。在执法办案过程中,徐刘根始终秉承“四不”原则,不拿当事人一分钱,不吃当事人一顿饭,不沾单位一分钱好处,不在家里谈公事。
徐刘根的爱人吴永辉是一名乡镇中学老师,两人结婚没多久,有人来为案子说情,徐刘根用一条长凳放在门口,不让人进门,就坐在门口堵住。吴永辉就劝说徐刘根开门让客人进屋说,徐刘根当时非常生气,一点面子都不给。从此以后,“一概拒绝”成了他们家的“铁家规”。
吴永辉说徐刘根现在像个“老黄牛”,对工作和生活都勤勤恳恳,不比吃、不比穿,只比工作。在吴永辉的眼里,徐刘根没有“最美法官”“十佳标兵”的名头,而是一个踏踏实实,既对工作负责,也对家庭负责的好男人。
“勤劳一辈子的母亲承包的五亩地舍不得丢,所以农活都是我去做。上班后各类调解和判决我都会参与,等到晚上回到家里,我会和母亲、爱人一起看看电视。周末在家里的农田里干干活,听听广播。”徐刘根说,“别人说看起来很辛苦,其实我一直快快乐乐,可能是知足常乐。孝敬老人,家庭和睦,干好工作,无愧于心,我的理想是做一个纯粹的人。”
“他坚持将法治因子融入群众心中,他坚持将匠心标准融入定分止争,他坚持将廉洁自律融入日常点滴。”徐刘根事迹材料上的评价说出了大家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