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伟
近年来,大丰港经济开发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重大任务,以科技研发、良种培育、农业示范为驱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探索现代农业新模式。
科技赋能 实现农业生产节本增效
港区立足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持续做强现代农业,实施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推广智能微喷育秧、探索应用北斗智能导航无人驾驶插秧机和无人机飞防,联合国内知名院校技术团队加强技术攻关,在实现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作业和智能化监控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智能决策信息平台建设,积极探索实现“无人化”农场方向发展。在龙头企业带领下,形成“龙头企业+优质基地”共建模式,实现从种子培育到示范推广、加工包装、农副产品推广营销等过程的种业全产业链。创新“联农带农”机制,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生产模式,常年直接辐射带动超2000农户从事粮食和种子生产,为乡村振兴助力赋能。
因地制宜 探索渔光互补新模式
港区大力发展绿色新能源,全力推动新能源产业与传统养殖产业有机契合,将光伏新能源发电与水产养殖有机结合,实现“渔、电、环保”三丰收发展模式。在盐农华丰农业,“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工程有序推进,施工人员正在进行打桩作业,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该项目占地7956亩,通过在养殖水面架设光伏组件,建成“渔光互补”光伏发电基地,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发电模式,达到“鱼电兼得”生态养殖效果,进一步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平均年总发电量44258.81千瓦时,为实现农业与新能源融合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产业集聚 促进农业产业精深发展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推进粮食(食品)加工物流产业园的规划建设,是港区保障国家和地方粮食安全,加快培育壮大农业全产业链,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的重要举措。产业园依托港区开放口岸优势,以高端化、绿色、健康、安全为方向,规划面积约12.28平方公里,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粮食仓容200万吨,大豆、水稻和大麦等粮食吞吐量每年约500万吨,粮食(食品)类企业开票销售近70亿元,形成粮食仓储物流、粮食精深加工特色产业链,吸引科技、资本、信息、人才等农业现代化的必备的资源要素向产业园高效集聚,推动港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