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徐从波 陈伟玖)“大家看,我们这条路已建好,出行方便了”“我们这条巷的路灯亮了”“我们的村庄比以前更美了”“今年的收成可高了”……盐都区张庄街道郑通村居民,逢人便讲述着新时代郑通村的故事。
红色堡垒引领发展。张庄街道郑通村新建党群服务中心、法治文化公园、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百姓大舞台、文体广场等点位,以“党建+组织领导”配出“一抹赤”,为乡村振兴添成色,释放“红色”动能,筑牢乡村振兴的坚实堡垒。
绿色生态助推振兴。郑通村一直坚持改善与保护村内生态环境的态度,发展12个家庭农场、3个合作社,涉及葡萄、花卉、瓜蒌、草莓、稻虾共养、藕鱼共养+荷花观赏示范生态园等;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积极建设生态文明新乡村,重塑美丽宜居新田园,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农民增收之路。
金色产业助力经济。郑通村壮大村内支柱金色产业,绘就乡村振兴致富路。该村依托郑通村化工保温材料行业协会,吸收了保温材料经营主体60余家,搭建村企共同发展的桥梁,形成沟通纽带,打造郑通保温材料产业特色,推动富民兴村进程;全力服务好中创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帮助企业解决厂房、用工等燃眉之急,壮大企业产品出口大增势头;大力帮助高科道路设施公司做强艺术井盖品牌,让这家把井盖做到天安门地区的名牌市政企业成为郑通名片,并积极谋划筹建江苏省首家艺术井盖研发中心,为推动城乡文明再谱新篇;支持郑通籍老板发展“四上”企业,做优产业特色,带动富余劳动力就业,反哺郑通,共同富裕。
橙色人文激发活力。村内发展注重人才引培,努力扩大乡村振兴的“智力军”。近三年,郑通村培育挖掘乡土人才20余人,如郑通书法家何天庆、夏广成、郑如瑷,非遗传人何山,笛箫制作家何家,围绕“非遗”传承,树创文化品牌。村内两位民间传统中医骨科的传人开设了郑氏祖传骨科诊所、王氏祖传骨科诊所;全村先后有50多人考入985、211等名牌大学。
蓝色文明营造和谐。为提升村民的生态宜居满意度,近年来,该村不断改善村容村貌,建有标准化农村改厕342座,建设东方红河石驳岸,全面施行河长制,保洁全村河道总长度达26000多米,同时,按照绿色、亮化、美化要求,逐步对全村主干道和集中居住点实施到位,让郑通亮起来,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