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2023年11月12日

生态养牛“犇”上致富路

□王静 叶珊珊 记者 张勇峰

“哞……哞……”顺着牛叫声,沿着蜿蜒的产业公路来到响水县小尖镇杨回村新建的养牛场,两栋标准养殖厂房、一栋饲料房有序错落在道路旁,几十头小牛犊在场内肆意撒欢。不远处,两名工人正有条不紊地操作制料机备料,牛犊叫声与机械轰鸣声交织在一起,显得格外热闹繁忙。

“以前受场地限制,一年最多养五六十头牛。现在村里盖了新牛场,我可以养200多头牛,产值一下子增加两倍多,每年能挣五六十万元。”望着60多头刚搬进“新居”的菜牛,养殖户杨守标喜上眉梢。

“养牛场从年初开始建设,历时6个月,目前已全部投入使用。牛场总面积近2500平方米,总仓容500头左右,满仓年可出栏三批约1500头,总产值3000万元。目前已有两家养殖大户入驻,到明年上半年,将实现满仓。”杨回村党总支书记张树亮介绍。

养牛致富让村民更“牛”气。杨回村历来有养牛的传统,全村规模养殖大户数十家,今年该村新建的标准养牛场,让养殖户在扩大养殖规模的同时,致富更有奔头了。

据悉,杨回村养牛场是今年省委驻响水乡村振兴帮促工作队的重点帮扶项目,总投资360万元,其中帮促资金330万元,配套的附属设施也都建好。每年可为杨回村增加村集体收入18万元,新增5至10个就业岗位,带动就业农户每年增收3万元至5万元。

“我们过去养牛,只图牛长得快、长得大,现在注重高品质养殖,主要采取生态养牛,利用回收的水稻、玉米、小麦秸秆作饲料,让牛养得膘肥体壮,产生的牛粪经过发酵变成颗粒有机肥,这样就形成‘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良性产业循环,实现农民增收和生态良好。”杨守标边将饲草投喂进食槽边介绍。

谈起全村的产业发展,张树亮信心十足地说,“我们将好好利用养牛场,鼓励更多养殖户规模养牛,再创‘牛’市。依托杨回村风情园,将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构建集观赏、采摘、休闲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不断拓宽农民致富路子,助推乡村振兴。”

手机扫码分享本文
图片新闻 市“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