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卢春桃 方勇) 今年以来,大丰区大中街道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坚持农业优先发展,努力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宏伟目标,聚力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致力调优结构,让农业更兴旺。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严格耕地保护,坚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推进元丰村88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每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不少于8.5万亩。做好“土特产”文章,学习安徽砀山梨产业发展经验,将恒北“本场人”文化、“盐花、棉花、梨花”文化融入乡村旅游,壮大梨产业、提升梨品牌、宣传梨文化、开发梨产品,延伸农旅产业链条和消费链条,叫响“真的梨不开你”品牌;充分发挥早酥梨专业合作社作用,推进省梨产业体系恒北基地建设,在恒北村周边村和“双福线”沿线试点实施“致富树”工程,辐射带动全街道发展梨树种植。放大丰收大地“中国驰名商标”“裕华大蒜”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品牌效应,引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突破精深加工项目,加快推进双禾食品、林木食品、小禾休闲食品等项目建设,提升大蒜、红薯、草莓、生姜等脱毒技术的研发、生产水平,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致力拓宽渠道,让农民更富裕。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中心任务,发挥村集体领办项目、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和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作用,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近年内,东片元丰、晋丰、晋北、福丰四个村充分发挥传统大蒜种植优势,聚力打造特经作物种植示范基地;西片光明、新团、老坝、八灶四个村积极做好土地流转“后半篇”文章,组织村民与农业企业、种植大户开展劳务合作,形成粮食种植规模基地;北片阜北、大新、同德、德丰四个村全面融入城市经济圈,将剩余劳动力吸引到发展城区服务第三产业中,全面打造多形式、多业态、多种类的致富群体;南片恒北、恒南、恒丰、红花四个村充分发挥恒北村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农旅融合;中片泰西、泰丰、双喜、利民四个村注重发挥紧邻工业园区和城郊区位优势,组织村民就近进厂务工,引导农民种植适销对路的时令瓜果蔬菜入城出售。同时,各村抢抓机遇,因村发展资源开发、生产经营、乡村服务、绿色融合等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年内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确保增长7.5%。
致力提升环境,让农村更和美。全面开展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按照“点上攻坚、线上优化、面上推进”总体思路和“四清一治一改”要求,以恒北村为示范带动、大新村整村整治为抓手,围绕常盐拓展区拆迁区、沪丰大道沿线、高铁站点区域等重点及陈李线沿线综合提升,持续发力,全域整治。集中力量,统筹推进近郊村废品收购点和砂石货场整治、垃圾治理、河道整治、家前屋后美化等重点任务,通过推行美丽庭院创建、积分制管理、村规民约等,发动党员带着群众一起干,扩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覆盖面,在全街道20个村建成“一条河、一条路、一条农庄带”示范点的基础上,年内全面完成全域环境整治任务,全面落实长效管护机制。同时,扎实推进新一轮农房改善专项行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年内完成农房改善280户。在此基础上,确保新团村创成省级生态美丽宜居乡村示范村,恒南村创成省级传统村落,老坝、同德、阜北、利民等4个村建成区级乡村振兴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