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静 叶珊珊 记者 张勇峰
金秋时节,硕果累累,响水县万亩薄壳山核桃基地迎来丰收季。放眼望去千枝绽绿,圆润饱满的山核桃挂满枝头,煞是喜人。“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基地里不时传出竹竿敲打山核桃的清脆声音,村民们忙着捡拾、装桶,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山核桃长势好,我们从上个月开始采摘,一天能赚100多元,还是日结日清。”64岁的双港镇老舍社区红旗村村民薛州云喜笑颜开。
薄壳山核桃又叫碧根果,肉质厚实而醇香,营养价值高,深受市场追捧。响水凭借日照、土壤、气候等自然禀赋优势,通过与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先后在经济开发区、运河、老舍、六套等高速高铁沿线栽种1.1万亩的薄壳山核桃,积极打造具有较高生态和经济效益的现代农业绿色果品基地。
据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翟敏介绍:“响水与薄壳山核桃原产地密西西比河两岸是同一纬度,再加之当地沙性土壤,最适宜薄壳山核桃生长,可以大规模发展。”
“今年基地3500亩的薄壳山核桃树,产量较去年有了较大提升,预计今年总产量可达3万斤。目前,采摘的是波尼品种,果壳薄、果仁饱满、口感好、上市早,市场价正常每斤25元,经济效益比较可观。”响水县薄壳山核桃老舍基地负责人刘洪明说。
虽然种植薄壳山核桃前景可观,受益时间长,但从小苗栽植到进入丰产通常需要8至10年,这个时间段是树体整形培育的关键期,需要不断投入资金。
面临资金与技术的双重挑战,如何破题?“我们采取‘林下套种’模式,通过在林下空地套种南瓜、小麦等,多渠道开源增收,提高土地收益。”刘洪明说。
近年来,响水县做足“绿色生态”大文章,大力发展万亩薄壳山核桃、万亩浅水藕、万亩林果基地等一批生态产业,美了村庄,绿了故道,富了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