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49版:特刊
2023年09月24日

滨海沿海工业园 只此青绿谋发展

魏军之 钱海峰 朱美玲 文/图

绿,大自然的基色,蓬勃生命的象征,青春活力的体现。九月的黄海之滨,昔日的盐碱荒滩,今日的东方大港,月亮湾畔,绿草如茵,树木葱茏,繁花似锦,风叶招摇。这里就是滨海沿海工业园,一个动能澎湃的创业家园,一个正被青绿笼罩的梦想远方。

创建于2002年的滨海沿海工业园,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现有化工企业30家、配套企业10家,初步形成新医药、新材料两大产业特色,先后创建国家火炬滨海新医药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火炬滨海高分子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盐城国家特种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全国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单位等品牌,是江苏省应急管理厅确定的较低安全风险等级(D类)园区、江苏省首批认定保留的14家化工园区之一。近年来,该园区积极贯彻绿色转型发展要求,加快绿色化工园区建设,走出一条美丽园区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源头管控

高质发展天更蓝

“扎实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强化重大投资项目环评服务保障。”围绕全国生态环保工作会议要求,滨海沿海工业园从优招项目入手,主攻“铸链”招商,不断进行延链、补链、强链和育链,打造新医药、新材料两大特色产业,培育和壮大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新医药积极构建“原料药+成品药”全产业链,央企新兴际华、央企国药集团、全国医药百强企业亚邦、上市公司天宇等28个医药成品药及其配套项目进驻;新材料重点围绕央企中化国际展开布局,发展高性能材料、聚合物添加剂系列产品以及精细化学品,打造化工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近两年,先后成功引进天能锂电池、金晖电解液、蓝素PHA等一批投资超10亿元的产业链项目。总投资12.5亿元的蓝素PHA产品是唯一一种能够在多种自然环境中完全自发降解的生物塑料,公司是目前全球第三家、中国第一家掌握PHA大规模制造技术的企业;总投资30亿元的天能新能源锂电池回收利用项目,其废旧锂电池综合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医药与新材料厚植了园区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打造蓝天园区,在园区废气治理台账上,有这样一组数据:投资2000万元建设大气污染防治监测监控系统,累计建成3座大气自动监测站、62座空气微站、9套恶臭监测系统,组织动员12家企业建设67台溶剂回收利用装置,建成废气焚烧装置RTO26台,大投入增设环保设施,实现大气污染治理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

赋能蓝天园区建设,该园区紧盯环境突出问题,开展常态巡查,强化日常监管,对废气影响外环境重点企业和其负责人压实主体责任,制定整治措施,细化奖惩办法,确保问题有序推、改到位、不重复。并在企业开展内部环境走航监测,建设废气污染源“指纹库”,实时掌握企业废气排放浓度,对企业废气治理及排放情况实现有效实时管控,以创新监管手段提升废气溯源管理能力。

“我们主攻高质量项目招引和建设,向海图强谋发展,但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新医药、新材料项目建设,实现投资绿色回报;一手抓蓝天园区建设走深走实,坚定不移打赢蓝天保卫战。”沿海工业园管委会负责人这样说。

措施细化

生态优先水更清

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该园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配套的污水处理厂积极推进一级A提标改造工作,成为江苏省第一批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盐城市第一家完成一级A提标改造的专业化工污水处理厂。多年来累计投入1500万元,严格落实海洋跟踪监测以及海洋生态修复工作。在园区企业关闭退出工作进程中,对100多家关闭退出企业积存的近12万吨污水、4万多吨各类固废有效清理,消除环境安全隐患。累计投入近10亿元实施智慧园区管理平台建设,园区一级平台、企业二级平台联网运行,初步实现两级平台适时监测和动态监控。

为共创清新碧水家园,园区对明渠加强治理,全系安装生态浮床和太阳能曝气设备,全天候净化水质,建立完善的明渠三级防控体系,实现雨污分流。建设29座节制闸,实现分段控制明渠水质。设置回流点位、在线水质监控点位和明渠公共应急池,及时掌控,防止次生污染事故发生。建设超级水质自动监测站和生态安全缓冲区,形成明渠入海生态屏障。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明确各方环保职责。设立独立的环保部门,特聘近10名行业专家成立专家委员会,开展专业技术研讨等服务。中国化学品协会、南京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省环保集团等院校单位长期驻园服务,帮助园区及企业开展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将明渠生态环境质量议题纳入班子会必议事项,建立园区“渠长制”,发挥分渠长带头监管责任。同时,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三个一”管理,建立明渠清淤制度,分区块分河段对明渠进行全河段疏浚清理,贯彻落实高水平保护的新发展理念,确保园区明渠水系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

创新转型

高标管理地更绿

围绕可持续发展增绿添绿。一方面盘活存量优化发展质态,持续开展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工作,累计关闭退出化工企业103家,78家达到完全拆除并恢复至裸土状态,腾出土地超5000亩;另一方面以土壤修复书写绿色园区篇章。组织申报并开展全省首个园区层面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监管和能力建设项目,获生态环境部和省生态环境厅高度认可,入选2022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在全省率先开展园区层面公共区域、44家企业土壤、地下水污染隐患排查和污染状况调查,布设270个土壤、205个地下水、150个土壤气点位,识别200余种特征污染进行检测分析,建立覆盖园区全尺度的水土协同立体监测网,创新构建园区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监管预警平台,提升园区信息化土水协同监管能力,目前正在开展地下水详细调查工作。

积极开展绿色园区创建,构筑绿色园区未来。推进企业危废90天内规范处置,落实企业各类危废就近送至园区内光大和沿海固废2家经营单位处置,努力创建“无废园区”品牌。同时,总投资5000万元在园区北华环保公司新建中水回用项目,实现中水回用8000吨/天,达到中水回用率40%,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勾勒蓝天园区图景,更需要绿化的点缀,该园区在主干道路两侧实施景观绿化,因地制宜,适地植树,乔、灌、花、草搭配,常绿、落叶相结合,先后种植近百种植物,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新增(完善)公共绿化15公顷,植树12.2万株。新增(完善)企业绿化12公顷,植树5.8万株,以推进绿化工作提升园区整体形象,让园区呈现出一幅绿树掩映、生态秀美的新画卷。

黄海潮涌,激情澎湃,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点,开放的淮河门户正在擘画黄海新区新的版图,滨海沿海工业园正站在新区的中心位置,抓住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多重国家战略机遇,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这片蓬勃发展的土地上,海鸥在蓝天上尽情飞翔,秋风在碧波里含笑荡漾,清溪在深情地拥吻土壤……

没有上一篇了... ... 没有下一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