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32版:特刊
2023年09月24日

我市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厚植绿色发展理念入心入行

□记者 李林彦

近年来,我市教育主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教育全过程。一方面,引导全市大中小学校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生态文明教育;另一方面,建立生态文明教育工作长效机制,加大绿色学校创建力度,截至目前全市已创成“绿色学校”518所。

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全力创建绿色学校的过程中,全市大中小学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内容,让学生成长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随相伴,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效果。

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精彩纷呈

走进盐城市格林幼儿园湿地博物馆“鹤鹿馆”,馆里陈列着麋鹿、丹顶鹤、鸟类及各种昆虫标本,大自然仿佛被“搬进”了课堂,这里成了格林幼儿们探索留恋的“神秘地带”。据介绍,作为该园园本课程文化研究和湿地文化展示的区域,“鹤鹿馆”以模拟仿真盐城湿地生态环境为背景,设有湿地生态展区、湿地文化展区、湿地文化创作区。不仅展示盐城湿地的自然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而且馆内还归纳整理幼师、家长、幼儿共同收集的自然材料。

“馆内图文展示、场景再现为幼儿们学会观察、探索、发现创造条件,幼儿们逐步了解丹顶鹤、麋鹿的生活习性;设计的美工、写生、科探等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看、说、做中学会热爱家乡,保护生态环境。”该园园长王荣说。

2020年6月,盐渎实验学校成立了市首家少儿湿地研究院,该校组织小院士们多次走进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市科技馆,探索湿地科学知识,宣传湿地保护行动,在生态文明教育推进工作中收获颇丰。

为深入推进湿地教育,该校组织全校师生广泛开展各类教研及赛事活动。多次邀请专家开设科普专题讲座,组织教师开展湿地教研,支持教师参加世界基金会环境教育实务培训;开展“湿地作文大赛”“湿地绘画大赛”“环境保护主题英语小报比赛”。

东台市第二实验小学位于东台市弶港镇,这所小学距离沿海湿地仅8.7公里,凭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自然条件,2019年,该校整合多方力量成立“小候鸟”少年科学院,为学生探究普及鸟类知识提供平台。

该校校长钱普俊告诉记者,社团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支持,国内外鸟类专家多次到校为学生们作科普培训,通过“世界海洋日”宣传活动、“世界候鸟日”“春季观鸟月”等校外实践活动,学生们保护湿地、爱鸟护鸟的意识逐步增强。

在盐城市松江路小学湿地研究院,开展各类研学活动是令“松子”们最开心向往的。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黄海湿地博物馆有“松子”们研学的身影;当“世界读书日”遇上“爱鸟周”,“松子”们一幅幅生态文明主题创意作品各具特色;在“故乡里的文学体验”项目化活动中,“松子”们在小说《勺子飞来了》中获得对于故乡美与价值的再认知。

“全球候鸟迁飞区有9条飞行路线,经过中国的就有4条。”“谁知道哪只鸟是勺嘴鹬?”9月9日下午,盐城市科创城小学的40多名盐城晚报小记者走进黄海湿地博物馆,开展认识自然、了解湿地的研学活动。《盐城湿地我的家》学生科普活动手册主创人员之一、新都路小学副校长祁正来,在黄海湿地博物馆开设湿地微课堂,引导小记者们热爱自然、保护湿地。

生态文明教育特色课程深度交互

“4月,学校组织走进大洋湾,参加‘樱爱而来,美好如期’全市中小学生摄影征文比赛”“5月,学校承办盐城市2023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技活动周’主场活动,校湿地文化志愿者团队现场表演《科技的星辰大海》”“6月,学校组织开展盐城四大古镇寻访活动,师生实地探访、沉浸体验盐城湿地文化。”翻开盐城市鹿鸣路初级中学《依托黄海世界自然遗产地湿地文化课程基地的实践研究》日志,一次次研学、一场场活动记录在册。

记者获悉,2021年7月江苏省“依托黄海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湿地文化课程基地建设”项目被批准立项,2022年3月“依托黄海世界自然遗产地湿地文化课程基地的实践研究”课题被批准立项。立项以来,该校明确课题研究分工,强化研究团队建设,黄海世界自然遗产地湿地文化课程基地课程体系的建构研究、课程实施策略的研究成为课题研究重点;依托建设盐城市鹿鸣路初级中学西校区湿地文化专题展馆,充分发挥湿地文化课程的主体性、实践性、创新性,让学生感受盐城独具特色的湿地文化,树立正确的湿地文化观;在深度践行协同育人理念,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方面,打破传统课堂形式,在开放式场馆进行实境授课,以传播湿地文化为宗旨,植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同时,深度建构开放课堂,以“请进来、走出去”形式,充分挖掘地方和学校资源,打造鹿鸣“博·约”成长课程,通过系列湿地研学活动,不断拓宽湿地文化课程的教学空间。

“我们以国际湿地城市发展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湿地文化的研究依据的梳理,明晰研究方向和思路,重构湿地文化课程体系,以全视域、多角度的综合育人为目的,以优化学校生态环境为特征,以改进课程实施方式、加强学科融通为重点,搭建自主、合作、探究的综合平台。”盐城市鹿鸣路初级中学校长吴加健介绍,“江苏省依托黄海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湿地文化课程基地”的建立,有利于让教师成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水绿盐城发展的传播者,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和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怀,推动学校特色发展。

生态文明教育人才培养如火如荼

盐城师范学院湿地学院首届学生朱颖,回忆起三年前自己做出的重要抉择,依旧充满着坚定和欣喜。朱颖告诉记者,“将学问做在祖国的滩涂上”已经融入湿地学院师生的血液。大学生实践活动中,红嘴鸥候鸟招飞计划、探索双碳目标下菌草综合利用加工技术、在保护区及周边地区进行遗产地访问调查,了解当地民众对于盐城申遗的看法......在朱颖的回忆中,湿地学院鼓励大家积极参加各类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交流切磋的平台,“学院为我们插上了飞翔的翅膀,理论、实践、认识的相结合,不仅拓宽了我们的研究视野,大大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我会继续学习深造,为保护湿地,保护生态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就在朱颖决定继续深造时,她的同班同学高捷正在黄海湿地研究院实习,为全球滨海湿地论坛专题研讨会做准备。高捷告诉记者,在2022年的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中,“盐城保护区鹤类资源监测”科研项目,喜获江苏赛区二等奖、全国三等奖,“感谢母校的培育和指导,在探索真理的长河中,我会持续不断学习,让盐城的滩涂更美丽,让盐城的空气更加清新,让盐城的未来更加美好。”

正如朱颖和高捷所言,“绿色”新人们在盐城师范学院的科学培养下悄然成长。黄海湿地博物馆开展202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2023年世界环境日环保公益宣传活动、“湿地保护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湿地学院还通过系列活动号召全社会积极投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伟大实践,共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盐城。值得一提的是,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法政学院也跻身低碳环保系列宣传活动,在共建绿色环保家园中展现青春风采。

没有上一篇了... ... 没有下一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