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10版:特刊
2023年09月24日

生态优先 向海而兴

响水在高质量发展新赛道上实干争先

初秋时节,碧空如洗,满眼皆“绿”。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响水港区一类开放口岸通过国家验收,西兰花荣获全国西兰花行业首张碳标签证书,空气质量、水环境处于全市第一方阵……生态“含绿量”赢得发展“含金量”,绿水青山生态红利持续释放。

“绿色是响水最鲜明的底色,也是最大的发展优势和潜力,我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为总抓手,坚定不移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争当淮河生态经济带、黄河故道沿线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以一域之光为全省全市发展大局助力添彩。”响水县委书记郭超表示。

逐“绿”前行 打造产业发展高地

走进德森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GDB生产线上自动搬运机器人对经过测径、称重、工控系统自动运算碳化硅载体半成品进行精准封装,实现无人化搬运、全程智能化生产。

“目前,公司正围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加强与德国大众、意大利索菲姆等国际知名汽车公司深度合作,积极参与国七标准的制定,年产量约30万套,努力将公司打造成全国最大的汽车后处理生产基地。”该公司总经理杨妍介绍,德森已建成全市首家“黑灯工厂”,这标志着汽车部件产业从制造向“智造”蝶变,登上了数字化转型新台阶。

技改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加速器”,也是推动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因素。“公司投入5亿多元,采用‘四电场静电除尘+臭氧法脱硝+石灰石法脱硫+湿式电除尘’等方法,完成生产线技能改造,可循环使用生产用水,综合利用固废。改造后,炼铁车间和固溶车间废气处理排放标准大大高于国内行业标准。”不锈钢链主企业德龙公司生技部主管王启自豪地说。在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下,全国最大300系不锈钢基地越来越绿色化、智能化。

风光无限,绿电满格。日前,江苏天能海洋重工有限公司10兆瓦的风机塔筒再次取得新突破,单桩吨位从1000吨跃升超2000吨。“1至8月份,公司订单达6万吨,销售3.5亿元,还将针对海上风电中深度地质状况,推出适应这种结构形式的导管架以及面对深远海的浮式平台等,奋力打造行业领军企业。”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广宏介绍。

拥有43公里海岸线的响水,风能资源丰富,吸引一大批央企、国企“落地安家”。中国三峡集团先后建设200兆瓦陆上风电场、12.5兆瓦海上试验风机和近海202兆瓦风电场,成为全省沿海最早实施的海上风电项目。如今,陆上、海上300多台高大风机迎风矗立,亮翅海滩,每年可向江苏电网输送清洁能源18亿度。据悉,该县完成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127.34万千瓦,今年1至7月份,已发电15.18亿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45.72%。

绿色蕴含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理念,也“触摸”出响水绿色低碳产业强劲的发展脉动。总投资120亿元的晨屹新能源储能电芯项目成功签约,50亿元的乾运高科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项目开工建设,年产220万套汽车排放总成产业园项目奠基开工……一个个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重大项目铿锵落地,为加快建设低(零)碳园区汇聚磅礴力量,掀起了现代工业高质量发展“绿色浪潮”。

以“绿”铺底 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行走在黄河故道片区,一行行西兰花定植在田里,点点转绿,生机盎然。“我们从8月初陆续定植西兰花,9月初全部定植结束,全县拥有3家规模以上育苗中心,单季育苗能力在1.1亿株左右,完全满足西兰花种苗的需求。”推广研究员、响水县蔬菜站站长徐亚兰介绍。

一棵西兰花,一方大产业。从种苗到移栽、管理到采收、储运到销售,如今,响水西兰花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年产值12.7亿元,带动近4万农民增收致富。贴上“碳标签”的西兰花,俨然成为响水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一个生动实践。

鲜食玉米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在鲜食玉米加工车间,只见一根根金黄鲜亮、颗粒饱满的玉米“搭乘”流水线,经过挑选、剥皮、清洗、蒸煮等程序后完美蜕变,有效锁住玉米营养和水分,成为长三角市场抢手货。

“今年,我们春茬种植5100亩鲜食玉米,亩产平均超3000斤,收成1500万斤左右。秋茬种植超10000亩,预计全年产值超亿元。”志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姜月兴说。该项目已形成集种植、冷藏、保鲜、分拣、加工、销售于一体,实现经济与生态共赢,成了群众致富的“黄金棒”。

土壤肥沃、日照充足,生态农业随处可见。走进大有镇康庄村2万亩优质粮产业园内,一张循环发展生态网尽现眼前,透着满满的丰收希望。

在村部东南方,中粮集团年出栏20万头的生猪养殖场内,猪粪通过管道输送到东北侧的沼气站,经过发酵变成沼液,再输送进稻田里,成为上好的有机肥。村党委书记张玉海说,借助这样的生态循环链条,致力打造“稻香王国”田园综合体,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建设“无人农场”,让康庄大米香飘长三角。

绿色生态铺就致富路,通过“八园”同创,串珠成链,打造绿色生态富民廊道,西兰花、鲜食玉米、浅水藕、优质稻米等品牌越叫越响,现代农业发展全面起势,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壮美篇章徐徐展开。

向“绿”而兴 建设美丽宜居家园

漫步在陈家港镇红星小河畔,垂柳依依,碧水潺潺,花木掩映,风景宜人,幸福感油然而生。“水清了、岸绿了,景色也美了,每天看着心里都舒服。”市民郝福银高兴地说。

因水而兴,因水而美,因水而文明。近几年来,响水县先后对境内农村河道进行全面整治,创建响水湖、开发区五排河、通榆河东伏堆河等9条幸福河湖,612公里的农村生态河道蜿蜒曲折,勾勒出水清岸绿的独特美景。

河道是一个地区水环境名片。今年,该县又投入3000万元,重点实施农村河道生态治理工程;系统谋划灌河、响坎河、中山河等生态廊道建设,“五横四纵”9条生态廊道初具雏形,大幅度提升生态河道覆盖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显著提升。

森林小镇,绿美村庄,相映成景。全县首家省级“森林小镇”黄圩镇,森林覆盖率达31%,处于全省上游水平。该镇以打造省级“特色田园示范乡村”为目标,利用水工用地、未利用地、村庄用地,不断增加造林面积,全域开展水环境治理,努力建设生态宜居集镇。

目前,响水县已拥有“六纵六横”高标准绿化带,淮河村、六港村、五套村等36个省级绿化村庄,又申报2个村庄等待审批。全县湿地面积增加到23万亩,林木覆盖率提升至25.4%,从灌河岸边到黄河故道绿化联动计划实施有力,响水镇七排河、唐响河廊道绿化,黄河故道片区景观绿化等应运而生,绿色底蕴更加浓郁。

好空气解锁“响水蓝”。近日,省生态环境厅通报,今年1至8月份,响水空气优良率在全省54个市县区中排名第15位。守护蓝天碧水,筑牢生态屏障。该县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让响水的天更蓝水更绿,空气质量优良指数更高,生态环境质量系统性改善。

拥“绿”入心 探索全域旅游路径

有一种纯美绘成海阔天蓝,有一种登高来自云梯绿海,有一种声音诉说革命老区故事……生态资源丰富的响水大地,呈现乡村游火热“出圈”的喜人景象。

红色寻访,激发家国热忱情怀。“1948年春,革命烈士吕恩覃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担任华东野战军十二纵队后方第六医院副院长,1951年在抗美援朝中受伤,后因积劳成疾,光荣牺牲。”在以烈士名字命名的恩覃村,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讲述着吕恩覃的光荣事迹。以王正茂烈士名字命名的正茂村,建设“一场、一馆、一堂、一碑”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文化广场、烈士陈列馆、文化大礼堂、烈士纪念碑,已经成为游客和党员干部接受红色文化教育、缅怀先烈精神的重要阵地。

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为主线,响水依托12个以烈士名字命名的村,统筹利用党性教育基地、烈士事迹陈列馆等红色资源,整合张爱萍战斗指挥所旧址等革命历史遗迹,建成10家“红领巾铁军讲习馆”,让红色精神历久弥新、活力四射。

绿色交融,唱响田园美妙乐章。黄圩镇禹王寺内的“古云梯关”四个大字苍遒有力,四周绿树成荫,百鸟和鸣。登临望海楼,极目远眺,无限风光尽收眼底,宜人景色引发游客们的遐思。“与自然为邻,看漫天星空,感受家门口的诗与远方,都不想回去了。”云梯关古典美装点现代气息,让游客石小燕不住赞叹。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韩家荡天荷源风景区内,朵朵荷花竞相绽放,清香留客,美不胜收。夜晚漫步,潺潺流水,音乐喷泉,五彩灯光,如诗如梦的乡村游让客人们流连忘返。每年春节、国庆期间,赴响游客400多万人次,火爆点燃假日经济。

蓝色邂逅,感受大海磅礴魅力。每年夏秋时节,陈家港网红海滩成了游客的打卡地。他们结伴前来,提着水桶,或光着脚丫,或穿着雨靴,捡泥螺、捉小蟹,体验赶海的乐趣。驻足海上栈桥,看日出日落,观潮涨潮落。成群的鸟类悠闲嬉戏海边,时而戏水觅食,时而梳理羽毛,好一幅和谐浪漫之景。

铁盒街区、“渔火夜市嘉年华”等海洋主题旅游项目,更是引爆游客的消费热情。前不久,“响畅就唱”歌手大赛成人组决赛在渔火夜市成功举办,现场游人如织,给为期一个月的渔火夜市增添了许多活力。截至目前,已吸引游客10万人左右。铁盒街区鳞次栉比、色彩鲜艳的门店构成一道别样的风景,火锅、卡丁车、音乐K歌一应俱全,游客们尽情嗨起来,释放多巴胺。

红色文化、绿色生态、蓝色海洋“红绿蓝”三色旅游,响水加快农文旅融合发展势头强劲,全域旅游美丽画卷已经铺展。

没有上一篇了... ... 没有下一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