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2023年09月17日

打造沿海生态修复典范区域

黄海湿地,广袤壮丽,飞鸟翔集。盐城孕育着太平洋西岸和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生态保护最好的海岸型湿地,是全球候鸟迁飞的重要枢纽。

作为我国第一处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申遗成功四年来,盐城不断提升湿地保护水平,完善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加大湿地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加强珍稀濒危候鸟栖息地保护,推进湿地可持续发展,着力打造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范区域。

盐城积极实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生态修复工程,实践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推动东台条子泥、建湖九龙口、盐都大纵湖湿地“生态岛”试验区、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不断提高生态系统质量,恢复珍稀濒危候鸟栖息地,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

2021年,盐城在全国率先将“NbS”写入党代会报告。盐城黄海湿地遗产地生态修复案例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特别推荐案例”。2022年盐城成功创建“国际湿地城市”,修复退化湿地面积3.37万亩,位列全省第一。全国首个海岸带遗产地生态修复项目加快实施,获得中央财政3亿元的支持,计划2023年底完成。

继打造“720高潮位栖息地”国际样本后,条子泥打造鸟兽共生“新样本”,恰当处理黑嘴鸥和麋鹿两个竞争物种之间的共生关系;大丰四卯酉生境提升项目、射阳盐场1号水库生态修复工程等一个个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为野生动物打造新家园;川东港南建川养殖区生态修复工程探索“为鸟留食”的“生态+农业”模式……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目前,盐城已经成为全国唯一同时拥有2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2处国际重要湿地、1处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地级市,全市受保护湿地面积达41.6万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62%。盐城已记录鸟类436种,占全国鸟类种类的30.17%,珍稀濒危鸟类共计117种,包括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受威胁鸟类37种;麋鹿种群数量增至7840头,占世界总数的70%。

手机扫码分享本文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样本” 前8月我市外贸增速列全省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