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城市名片打响,发展底气自然尽显。对于盐城而言,绿色能源、现代农业、美丽生态就是城市的“三大名片”,也是扛起“国之大者”的使命担当。擦亮“三大名片”,充分发挥自身所长,积极服务国家所需,努力提升盐城地位,这是盐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提升盐城地位,要聚焦低碳零碳,擦亮绿色能源名片。要系统开发风光资源,加快打造千万千瓦级近海海上风电大基地,深入实施“千家万户沐光行动”,推进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加快新型储能电站布局,不断增强新能源消纳能力。要持续拉长新能源产业链条,打造一批具有行业引领地位的龙头企业,建设国际绿色能源城市。要积极推进低(零)碳产业园建设,推动能源清洁化、产业绿色化、设施低碳化、管理智慧化、认证国际化,坚持“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探索新能源示范应用场景,支持盐城环科城创成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为全国绿色低碳发展勇探新路。要强化综合能源保障,加速构建“风光火气氢”一体化能源开发利用格局,打造长三角综合能源保供基地。
提升盐城地位,要聚焦农业强市,擦亮现代农业名片。要大力实施重大新品种创制和特色品种开发工程,在优势产业品种上取得更多标志性成果,全面做强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开展场地共建,探索发展盐碱地特色农业,努力建设“东部沿海大粮仓”。要做好“土特产”文章,完善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全产业链,加快大丰港区粮食(食品)加工物流产业园建设,大力发展预制菜等农产品精深加工,推进海洋牧场建设,持续完善“1+9+N”品牌体系,提升“盐之有味”农产品绿色生态品质,努力建设“生态食品大超市”。要提升农村宜居宜业水平,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化国企结对服务红色镇村活动,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高品质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高水平打造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加快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
提升盐城地位,要聚焦价值实现,擦亮美丽生态名片。要持续改善环境质量,让美丽生态颜值更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更大力度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和行动计划,加快“生态岛”试验区、生态安全缓冲区、美丽海湾、美丽河湖建设,努力打造美丽中国“盐城范例”。高水平办好2023全球滨海论坛会议,打造滨海生态领域全球交流合作平台,推动滨海生态保护与绿色低碳发展。要践行“两山”理念,让美丽生态价值更大。依托“世界自然遗产”“国际湿地城市”两大国际品牌,推动特色生态景点串珠成链,打造“生态百里”特色风貌,积极探索湿地旅游、滨海旅游的新模式、新路径,不断拓展提升五条文旅产业带,建设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廊道。统筹推进城郊都市休闲圈和里下河水乡、古黄河等生态风光带建设,推动生态康养产业全市域布局,主动对接北京、上海等国内一流康养品牌资源,建成长三角地区高端康养基地。
城市名片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是一个城市最具体、最直接、最现实的品牌。相信未来盐城有这三张亮眼名片的加持,必然会在城市竞争中占据更加重要地位,在新时代创造出更大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