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
2023年07月11日

“盐之有味”公用品牌系列产品探访

雷记益林酱油:非遗技艺 经典传承

雷记益林酱油线上售卖受欢迎

历史,是经检验的一种跨度;经典,是永流传的一种辉煌。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益林酱油制作技艺正是历史与经典相互“发酵”、相互支撑的巧妙融合。百年来的孜孜追求,造就人们舌尖上的美味享受,见证着功能场景转换的时代变迁,无论是厨房还是餐桌,抑或热烹、冷蘸、生炝。

拌料机轰鸣,小麦粉、黄豆粉和着清水,被不停地翻搅着,面粉成糊状,进而形成面团,随着搅面棒快速转动,面团变得黏性十足,水分恰到好处,软硬度正合适,既有弹性又有劲道,犹如“熟透”的手擀面。在一尺宽、五六米长的铁槽中,面团被迅速地压扁成一致的长条状,几刀下去,面块形成。几位老师傅快速把这些面饼放到蒸箱里去蒸,蒸熟后,又赶紧推送到发酵房,让其自然发酵……7月6日,阜宁县益林镇的雷记益林酱园里,手工酿造酱油工序环环相扣,细致严谨,工人师傅们紧锣密鼓、鼎力协作,一派繁忙。

发酵房内,平铺在穰草垫子上的酱饼,散发着浓郁的豆瓣酱一样的香味,表面明显“上黄”了,厚厚的一层。“请往这边倒一倒。”盐城庆茂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雷记益林酱油第四代传承人雷益民仔细查看一堆酱饼的发酵情况。新入库的酱饼被工人铲到指定区域。“这一堆酱饼温度感觉有点高,要不要翻开一下。”有人提醒。雷益民伸手摸一摸,断定保持原样。“这些酱饼焐上一段时间,‘上黄’了,能产生丰富的蛋白酶、淀粉酶,在后期通过瓦缸盐水浸泡晒露发酵时,蛋白质淀粉在多种酶的作用下,分解出氨基酸态氮、糖分,酯类鲜香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好处。这和过去农村人自己做酱油的方法一模一样,很土、很传统,自然发酵出来的酱油那是非常香的,品质好得很。”雷益民说。工人们推着小车,一趟又一趟,上千斤的酱饼被不断地送进发酵房。

酱园的广场开阔平坦,弥漫着自然发酵的特有酱香。在这样的“露天车间”里,阳光、空气、露水、昼夜不同的温度、湿度等自然要素“滋养”着益林酱油,成为成就优质产品的神奇力量。近千口大酱缸,间距一致,齐整有序,蔚为壮观。深褐色大豆,胖乎乎的,流淌着汁水。酱油浓稠中透着清澈明亮,舀起一勺,缓缓倒下,明晃晃地串起一排“珍珠”。香气扑鼻,沁人肺腑。一口大缸,能装载几百斤大豆。旁边,一排小酱缸格外引人注目。小缸自然也是作酿造酱油之用。每只可装载大豆30斤左右。看小缸内的大豆,晒得非常充分,色泽更加明亮,味道也更加馥郁。“这是我们搞的一个项目,主要是针对那些注重高端品质酱油的客户。要吃好酱油呢,可以抬一小缸走。这个有多重?一称,就晓得了。像这个原汁原味的好酱油要二三十块钱一斤。我在短视频上曾经介绍过,好酱油,还是要回到一家一户去做的,要手工酿造。有的客户不会自己酿造,没关系,我们帮做好了,拿回家就可以吃,非常方便,这是真正的原汁原味好酱油。”雷益民说。

雷记益林酱油源于1906年的雷氏庆茂槽坊,距今已有117年的历史。如今,雷记益林酱油始终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既严格保持手工酿造的特色技艺,又积极迎合新时期大众对好酱油口味的追求。不添加曲菌的自然发酵会产生更多有益菌种,制作出来的酱油风味也更加丰富。技艺的传承需要与时俱进,雷氏庆茂槽坊在省内率先综合运用现代膜分离冷灭菌、电渗析脱盐、低温真空浓缩技术,有效提升了传统手工瓦缸酿造酱油的品质和等级。“我们一直秉持益林酱油古法酿造的工艺,在此基础上,不断研发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契合当下消费者的喜好。”雷益民说,要通过对技艺的传承和坚守,将勤劳踏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发扬光大,将益林酱油的名号传得更远、传得更久。

(文:记者 陈为琨 通讯员 胡勇 吴静 图:记者 陈为琨)

理论宣讲进社区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