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祖轩
时间记录前行的脚步,岁月镌刻奋斗的足迹。
四十年,风雨兼程;四十年,砥砺奋进;四十年,沧海巨变。回望盐城建市40年来的历史,组织工作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既重“塑形”、更重“铸魂”,守正创新、踔厉奋发,不断提升党的建设质量。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组织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重要讲话、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精神,坚定对标对表、聚焦主责主业、强化履职担当,在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中展示了新作为、彰显了新气象、开创了新局面。
凝心铸魂
政治底色更加鲜明
旗帜指引方向,思想领航征途。我市坚定把政治建设贯穿组织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本领、锤炼政治品格、提升政治能力,持续营造思齐思进、苦干实干、敢为善为的浓厚政治氛围。
理论武装入脑入心。始终注重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通过举办领导干部专题学习班、市委党校主体班等,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挖掘本地红色资源,成立新四军干部学院,策划摄制文献纪录片《铁军》,用好用活248处红色遗存、128个烈士命名镇村等“实境课堂”,将理论学习从“会场”搬到“现场”。成立盐城市新时代党建理论与实践研究院,集聚长三角地区高校专家教授智慧,合力推动党建理论研究与学习教育、实践创新互促并进。
集中教育走深走实。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统一部署,先后扎实开展“三讲教育”、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党内集中性教育,坚持“学”字打头、“实”字托底,通过涤荡心灵、触动思想的精神洗礼,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锤炼,立说立行、即知即改的生动实践,着力解决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让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
服务群众见行见效。牢固树立“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理念,扎实推进“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常态化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结对帮扶,深入推进县镇村三级干部“村村到、户户进、人人访”,仅2022年,全市县级领导班子成员、镇街党(工)委书记就帮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100多件,干部下访常来常往的“脚步”,点燃了群众心中越来越暖的“温度”。坚持示范引领,广大组工干部深入村镇农家、田间地头、厂矿车间,详细了解基层群众所想所盼,立足实际排出为民办实事清单,项目化组织推进、动态化跟踪问效,以点点滴滴的“小确幸”,汇聚成人民群众的“大幸福”。
固本强基
组织成色更加厚足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盐城改革发展的大潮中,活跃着成千上万个“战斗堡垒”和“红色先锋”,成为凝聚670多万人民,推进城乡发展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持续用力夯实基层基础。坚持力量下沉、管理下沉、服务下沉,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在农村,标准化设置村级党委86个、党总支2053个,村书记、主任“一肩挑”比例达99.86%;在城市,全面推行社区“大党委”运行机制,积极探索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建设;在“两新”领域,全省率先实现快递、外卖、交通运输等行业党委全覆盖……连续12年实施基层党组织统一活动日制度,每月20日全市2.5万个基层党组织、48万多名党员集中上党课、访民生、解难题、促和谐,月月有主题、年年有深化,实现党员教育生动化、为民服务常态化。
凝心聚力推动强村富民。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徽闪耀。早在2003年,全市就启动培养“双强”村支书工程,进入新时代,策应脱贫攻坚战从吹响号角到决战决胜的形势任务,积极开展党建扶贫“七个一”工作,组织实施农村支部“富民七法”、总结推广“强村十八策”“强村十八招”、启动“三带三帮三增”行动……一个个破题之举陆续推出,助力全市18.04万户、40.59万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从“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战略支撑”的高度,集成制定实施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1+6”系列政策文件,组合用力、精准发力,激发“人”的潜能、挖掘“地”的效益、破解“钱”的瓶颈,全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一幅绚丽多彩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在盐阜大地徐徐铺展。
精准发力锻造先锋先进。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夯实基层党建的重要抓手,明确不得发展入党的20条负面清单,确保好中选优。在全省率先开展党员档案数字化管理,实现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双保险、双备份”。灵活采取分类指导、志愿服务、积分制管理、党员“评定升”等手段,不断激发党员投身基层、服务社会的热情。2020年,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时刻,广大党员带头担当作为,与基层群众一道投身战“疫”,真正做到了“党旗飘在一线、堡垒筑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精心组织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100个党组织和200名党员获全市“两优一先”表彰,两批共62828名老党员获颁“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选贤任能
敢为本色更加彰显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全市组织系统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牢牢把握好干部标准,认真落实市委要求,扎实抓好干部选育用管工作,打造了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盐城“铁军”。
思近虑远抓选配。注重从事业发展需要出发选拔干部,把综合实力强的放到正职岗位上、把培养潜力大的放到关键性岗位上、把业务素养高的放到专业型岗位上,既积极培养优秀年轻干部,也合理使用其他年龄段的干部,有效促进干部资源优化配置。常态化开展领导班子日常调研,深化细化干部任前政治体检,制定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若干措施,出台激励干部敢为善为《意见》,实施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五年行动计划,大力锻造“看得出、站得出、豁得出”的干部队伍,一大批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进入组织视野。
固强补弱提素能。紧扣发展所需,深入开展干部能力素质大提升行动,突出“少而精”开展示范性专题培训、“专而广”抓好针对性专业培训、“细而实”深化操作性实务培训,开设“黄海大讲堂”,举办行政干部公共管理能力、国企干部经营管理能力强化班,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促进“干部教、教干部”互动循环。既重“纸上学”,也重“事上练”,聚焦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信访维稳等重大任务需要,持续推行干部上挂下派、双向交流,启动千名年轻干部“下基层、到园区、进机关”,2022年,全市共选派1353名干部一线挂职、到发达地区跟班学习,有效推进能力“蓄水池”扩容更新。
奖优惩劣添动力。以综合考核职能统一划归组织部门为契机,在原有成效基础上,创新设立对标考核,推动比学赶超在盐阜大地蔚然成风,实现干事状态、发展质态“双提升”,盐城历史性荣获2022年度全省设区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第一等次。把考核结果与选拔任用、评优评先、“能上能下”等相结合,评选表扬全市首届“十佳公务员标兵”“十佳公务员集体”,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用好职务职级并行等激励手段,推出关心促进干部身心健康的系列措施。认真执行“凡提四必”、廉政意见“双签字”、职数预审、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规定,在市委巡察期间同步开展选人用人专项检查,不断织密制度笼子,着力提升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科学化、精准化、规范化水平。
聚才汇智
创新亮色更加醒目
盐城向海而生、因海而兴。独特的区域优势,也造就了盐城像海一样博大宽广的胸怀。40年来,从“为我所有”到“为我所用”,从“注重引进”到“引留并重”,从“扩大数量”到“优化结构”,全市人才工作紧跟大势、聚焦大事,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创新创业创造活力持续迸发。
出台“好政策”,说到更做到。人才政策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求贤之心和爱才之意。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升格成立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出台“515人才计划”“黄海明珠人才计划”“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1+7’文件”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从人才引进培养、创业扶持、作用发挥、服务保障等方面,集成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推动人才政策“迭代升级”。连续12年举办沿海发展人才峰会,大力推介人才政策环境,精准发布人才紧缺目录,广泛寻求人才合作项目,盐城人才的品牌影响力、政策驱动力、环境吸引力不断扩大。
瞄准“需求端”,提量更提质。引进一个人才、聚集一个团队、兴起一个产业、推动一方发展。随着时间推移,盐城人才工作的成绩单也越来越厚实:全市共引进“两院”院士78名、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187名、高层次人才(团队)2360个;申报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44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947人、省“双创团队”15个、省“双创人才”318人。紧扣全市23条重点产业链,摸排“卡脖子”技术需求,开展产业链人才、科技项目“揭榜挂帅”活动。创新实施名校优生“汇盐行动”,仅2022年就入职4123人,是前20年引进名校优生的总和,其中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6所名校来盐毕业生均超100人。实施百名菁英“强村行动”,首批引进到村的128名优秀青年人才已实施创业项目28个,逐步形成了“聚才气、旺财气”的生动局面。
优化“软环境”,留人更留心。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坚持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多措并举,为人才“加椅子、留位子、架梯子”。建成3.3万套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全方位构建“居住+社交”优质生态圈。深入开展“乐在盐城”系列活动,定期举办人才沙龙、青年联谊,启动“知名高校千名菁英城市体验月”活动,聚力打造长三角中心区青年人才心仪向往之地。不断完善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定期表彰杰出人才贡献奖获得者,开展重大节日走访慰问、日常联系关爱等服务,积极推荐各层次人才担任“两代表一委员”,持续推动各类人才在盐城显价值、可保值、能增值。
回眸过往,成绩令人欣喜;放眼前路,职责催人奋进。全市组织系统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总要求,继承和发扬组织部门优良传统,带头敢为善为、强化实践实干、全力创新创优,在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盐城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中,不断彰显盐阜组工人的时代荣光。